邵阳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2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方针政策及省委、省政府重大部署,克服重重困难,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这一主题,以财源建设为中心,狠抓农业结构调整,狠抓工业扭亏增盈,狠抓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各项改革,保持了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推动了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增长。初步统计,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60.08亿元,增长7%。其中第一产业94.97亿元,增长2.1%;第二产业70.15亿元,增长10.4%;第三产业94.96亿元,增长9.7%。 市场价格小幅下降。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1.1%。分类看:食品类价格下降0.8%,烟酒及用品类下降1.6%,衣着类价格下降0.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下降3.8%,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下降1.7%,交通和通信下降2.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8%,居住价格下降1.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升1.5%;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0.6%;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2.8%。 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国民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经济运行质量不高,企业亏损仍然严重,财政困难状况仍然没有缓解,农民增收缓慢,城市低收入群体生活还非常困难;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依旧非常繁重;制约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小农意识、封闭意识和计划经济意识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和农村经济基本平稳。2002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3.49亿元,增长2.3%,其中农业增长0.3%,林业增长6.2%,牧业增长4.3%,渔业增长6.2%。 全年主要农产品中,粮食总产量217.17万吨,比上年减少8.1%;油料10.61万吨,减少0.9%;水果52.91万吨,减少6.3%,其中柑桔16.98万吨,减少18.6%;烤烟7237吨,增长1.6%;茶叶3243吨,增长1.6%;蔬菜总产量142.73万吨,增长7.5%;。养殖业保持稳定增长,全市出栏肉猪696.41万头,增长2.6%;当年出售和自宰的牛31.15万头,增长11.1%;出栏羊38.12万只,增长7.6%;出笼兔18.73万只,增长21.6%;出栏家禽4333万羽,增长6.3%;水产养殖进一步发展,全年水产品产量6.97万吨,增长6.1%。年末牲猪存栏448.31万头,比上年增长2.2%;存栏牛86.76万头,下降1.6%,其中乳牛9349头,增长24.5%;存栏羊44.78万头,下降2.1%;存栏兔10.05万只,增长26.3%;家禽存笼2506万羽,增长1.4%;牛奶总产量1.94万吨,增长136.6%。 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种植业突出粮食作物的优化和高效经济作物的发展,养殖业重点抓了品种改良和名特水产的发展。优质稻种植面积达到126.61千公顷,比2001年增加18.8千公顷,增长17.4%。粮食作物优质品率35.2%,三元杂交猪比重提高到46.6%。发展药材0.91千公顷,增长11.5%;蔬菜种植面积达到66.43千公顷,增长8%,其中蔬菜大棚达到9107个;草莓种植面积0.22千公顷,增长214%;花卉苗木种植面积313公顷。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所加强。全市有效灌溉面积254.28千公顷,增长0.2%;农业机械总动力203.95万千瓦,增长5.3%;农用运输车拥有量1.07万辆,增长7.8%;机械化耕作面积243.82千公顷,增长2.4%;排灌动力机械41.27万千瓦,增长3%;农产品加工动力机械35.19万千瓦,增长4%。通电话村5586个,比上年增加72个,通汽车村5302个,增加57个,通电村5650个,增加25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定增长。2002年,全部工业增加值53.93亿元,增长10.0%。其中国有工业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简称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23.48亿元,增长13.1%。规模以下工业完成增加值30.45亿元,增长7.6%。规模工业中,国有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0.67亿元,增长15.9%;集体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40亿元,增长4.4%;股份合作企业完成增加值0.94亿元,增长10%,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4.29亿元,增长8.2%,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完成增加值0.24亿元,增长13.1%,其他经济类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94亿元,增长21.9%。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1.26亿元,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2.22亿元,分别增长19.2%和7.7%。工业产品产销率99.1%。主要工业产品中,原煤146.7万吨,增长14.2%、木材9.05万立方米,下降17.5%、混配合饲料10.09万吨,增长0.1%、糖果7394吨,增长60.7%、罐头9773吨,增长11.4%、乳制品1.07万吨,增长69.8%、饮料酒1.11万吨,增长14.2%、服装6.32万件,增长143%、人造板14.5万立方米,下降1%、机制纸13.41万吨,增长2.4%、化学纤维6242吨,增长25.4%、塑料制品1.16万吨,增长47.1%、水泥154.5万吨,增长1.2%、铝材2850吨,增长70.5%、平板玻璃42.36万重量箱,下降38.6%、液压元件3.02万吨,下降6.7%、汽车1683辆,增长27.6%、水轮发电机组2980万千瓦,增长131%、印刷机械455吨,下降8.5%、发电量10.84亿千瓦时,增长21.2%、供电量22.14亿千瓦时,增长7.9%。扭亏增盈取得好的成绩,规模工业经济效益有所好转。全市394户独立核算规模工业实现利税4.1亿元,增长26.7%。盈利企业盈利额1.24亿元,亏损企业亏损额1.01亿元,实现净利润2294万元,扭转了连续8年整体亏损的局面。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79.2%,比上年提高11.7个百分点。规模以下工业全年完成总产值87.42亿元,增长8%。其中集体及私营企业完成24.04亿元,增长7.5%;个体企业完成63.38亿元,增长8.2%。 建筑业较快增长。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6.22亿元,增长1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2002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3.07亿元,增长10.6%,其中地方统计投资52.86亿元,增长13.6%,中央及省跨区直接投资10.18亿元,下降3.1%。 在地方投资中,国有及其他经济完成投资24.82亿元,增长15.7%,集体投资7.37亿元,增长3.7%,个体投资20.67亿元,增长15.2%。国有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14.89亿元,增长5.5%;更新改造投资6.16亿元,增长23.9%;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3.35亿元,增长42.9%。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在建34个重点建设项目预计完成投资22.7亿元,为年计划的121.5%。潭邵高速公路正式通车;洛湛铁路邵永段全线铺轨;电网改造、西水东调等重大项目相继竣工投产。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继续发展,为经济建设提供保障。完成公路客运量10670万人,下降7.3%,客运周转量53.52亿人公里;公路货运量2793万吨,下降14.8%,货运周转量36.65亿吨公里;铁路完成客运量146万人次,增长5.4%,完成货运量65万吨,下降35%;水运完成客运量125万人,增长29.3%,周转量1414万人公里,增长121.5%,货运量428万吨,增长35.5%,周转量7146万吨公里,增长1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