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湘潭市统计局 2005年3月9日 200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坚持科学发展的主题,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积极应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国民经济整体呈现活力进一步增强、质量进一步提高的良好格局。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综合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2004年地区生产总值(GDP)达332.78亿元,首次突破了300亿大关,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4%,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0.06亿元,增长8.8%;第二产业增加值143.63亿元,增长18.6%;第三产业增加值139.1亿元,增长10.5%。 总体经济实力增强。GDP总量占长株潭总量17.57%,比上年提高0.67个百分点,占全省总量5.9%。增速快于全省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县域经济总量为148.2亿元,增长12.1%。 “三化”进程稳步推进。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市全部工业总产值达370.3亿元,增长33.2%。全部工业增加值达116.34亿元,增长20.6%,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4.96%,比上年提高2.84个百分点。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全市23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产值15.4亿元,增长60.8%。农产品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农产品商品率达68%,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城市化进程继续推进,城市化率达40.8%,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 城市中心区建设步伐加快。全年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1.6亿元,同比增长35.6%。芙蓉东路、芙蓉中路、宝塔北路、解放北路、潭锰路、书院东路、霞光中路、电工路、建设北路、广云东路等一批主次干道进行了提质改造,市政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湘江生态经济带、河东地区下水改造等项目相继启动。 省8件实事、市10件实事圆满完成。通过省委、省政府的考核验收,省8件实事涉及我市的指标全面达标。其中,城镇新增就业人员、新建与改造通乡公路、农村新建沼气池等20项指标超额完成任务。市10件实事工作顺利完成任务,其中整修小街小巷63条;改造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3.95万平方米;免收城区低保(特困)户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杂费9515人次,金额达96.97万元;完成10所农村乡镇卫生院建设;完成高校自来水网建设等。 物价总水平提高较快。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4.2%,比上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指数为111.4%;居住类价格指数为103.6%;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为118.87%;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12.58%;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为109.23%。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3.4%。 就业再就业工作继续加强。2004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4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27万人,“4050”人员再就业0.69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72万人。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制造业整体竞争优势不突出,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相适应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就业和再就业压力仍然较大,部分群众生活依然困难。 二、农业 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30.9万亩,比上年增加46.3万亩,增长16.3%;全年粮食总产量152.7万吨,比上年增加20万吨,增长15.1%。 畜牧业及多种经营发展迅速。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86.9亿元,增长8.9%,为近年之新高。出栏肉猪495.08万头,增长8.53%;出笼家禽1048.3万羽,增长1.2%;出栏牛0.85万头,出栏羊7.23万头,分别增长32.8%和13.5%。 农业结构调整积极稳妥推进。全市5个千亩以上特色优质农产品示范基地取得较好经济效益。15个农业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优质稻播种面积占水稻总面积比重达52.6%,比上年提高23.8个百分点。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加速发展。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92.4亿元,增长27.7%。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完成增加值62.53亿元,增长25.7%;民营工业增加值29.87亿元,增长30.5%。全市工业用电量33.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1.1%。年内,湘潭钢铁公司在全省率先实现年产钢300万吨,“江南风光”轿车成功下线,结束了我省无中高档轿车生产历史。 品牌产品产量较快增长。湘钢优质高速线材190.34万吨,同比增长13.1%;江南奥拓轿车8215辆,增长40.9%;湘机大中型直流电机35.69万千瓦,同比增长40.8%;湘机交流变频电机265.6万千瓦,增长66.2%;湘机工矿电机车496辆,增长52.6%;电化无汞电解二氧化锰40425吨,增长21.6%;江麓塔吊9047吨,增长17.8%;江滨高性能活塞15909万元,增长21.9%;湘机特种车11辆,增长120%;迅达燃气具80.33万台,增长41.0%;湘乡皮革2020.74万平方米,增长51.7%。 产销衔接良好,工业效益提升。全市工业产品产销率为100.29%。规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15.58亿元,增长2.2倍,创历史新高。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45.58%,提高31.6个百分点。 建筑业快速发展。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7.3亿元,增长11.4%。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108家,实现利润0.8亿元,增长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51.7万平方米,增长7.6%;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63.54万平方米,增长7.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34.28亿元,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增长49.4%,增速比上年提高17.2个百分点。其中基本建设投资37.51亿元,增长77.89%;技术改造投资46.64亿元,增长88.74%;房地产开发投资15.54亿元,增长34.36%。商品房竣工面积29.39万平方米,增长32.74%;销售面积29.39万平方米,增长39.93%。 重点工程完成情况较好。74个重点工程项目共完成投资69.9亿元,超额完成年度计划16.5%。 工业技改投入继续加大。全年完成技改投入46.64亿元,同比增长88.7%。湘钢的500万吨钢配套工程、江南九华汽车生产基地、湘潭电厂二期2台60万千瓦机组的发电工程等重点工业技改项目进展顺利;江南机器厂同德国AR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合资生产三元汽车净化器、五菱集团与德国英雄电梯公司合资生产特种电梯等大型合作项目正在建设。 主要工业产品新增生产能力:炼钢50万吨/年,铁合金12万吨/年,啤酒5万吨/年,水泥20万吨/年,轿车制造6万辆/年。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销售平稳增长。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00亿元,达101.77亿元,增长12.7%。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为73.6亿元,增长13.3%;农村消费品零售额达28.2亿元,增长11.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79.99亿元,增长12.1%;餐饮业17.39亿元,增长16.7%;其他行业4.38亿元,增长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