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15 长沙市统计局

2002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企业达734个,实现高新技术企业产值310.91亿元,比2001年增长27.0%,实现利税46.56亿元, 增长21.6%。 产值过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达65家, 比2001年增长44.4%高新技术、科技进步为长沙经济发展注入了充盈的后劲。

教育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2002年全市共有普通高校30所,成人高校6所, 研究生培养单位10个;普通高中83所,初中学校272所, 普通小学1719所。 市普通高校在校学生20.19万人,比2001年增长27.7%,成人高校在校学生2.05万人,下降26.0%, 在读研究生1.22万人,增长33.2%;普通高中在学生9.72万人,增长16.6%, 初中在校学生33.91万人, 增长2.9%, 普小学在校学生34.21万人,下降14.4%。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9%,小学初中入学率99.9%。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艺术事业稳步发展。全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2个, 文化馆10个,公共书馆7个,博物馆13个,档案馆16,已开放各类档案56.12万卷(件)。全年报纸出版量7.12亿份, 杂志出版量1.08亿册,图书出版量3.26亿册,分增长2.9%、9.9%、31.0%。 花鼓戏《秋天的花鼓》和《水下村庄》荣获文化部第十届文化新剧目奖, 电影《毛泽东在1925》获第8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广播电视事业保持较高发展水平,2002年全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6.4%;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2%。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2002年全市拥有卫生机构112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82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2个,妇幼保健机构11个。 卫生技术人员2.71万人,其中:医生1.12万人,护师、护士0.85万人。卫生机构床位2.25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2.06万张。每千人拥有医生、护师、护士3.31人,每千人拥有床位3.78张。

体育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2年我市体育工作坚持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全市运动员全年获得世界冠军3个。销售体育彩票募集资金用于体育事业共计100多万元

十一、环境保护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2002年全市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181个, 完成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3713.50万元。全市园林绿地面积达5712公顷,建城区绿化覆盖为29.2%。全市有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和单位5个,自然保护区3个,然保护区面积为5187公顷。 建成烟尘控制区6个,烟尘控制区面积167.20平方公里。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20个,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96.60平方公。 地表水满足Ⅲ类标准的断面比例为75%,满足Ⅳ类标准的断面比例为25%。

十二、人口与人民生活

计划生育工作成效著人口数量平稳增长。2002年我市人口出生率为9.09‰人口死亡率为6.1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94‰。年末总人口595.5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99.10万人,农业人口396.40万人。年末男女性别比为1.06:1。城市化率46.2%,比2001年上升1.5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新口径)9021元,比2001年增长9.9%,考虑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0.8%。 全年人均消费性支出7854元,比2001年增长6.0%。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中吃的消费所占比重继续下降,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3, 比2001年下降1.6个百分点;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4.5,下降1.2个百分点。在城镇居民消费中,衣着(增长8.7%)、交通和通讯(增长9.3%)、 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增长8.8%),特别是医疗保健(增长24.5%)及居住(增长21.5%)消费比2001年大幅度增长; 设备用品及服务、 杂项商品和服务呈下降趋势, 分别下降9.2%、15.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85元,比2001年增加232元,增长7.4%;农民人均纯收入3462元,增长7.6%。农民收入结构继续发生变化,来自农业收入的比重逐步下降,外出打工、企业和家庭生产经营等非农业中获得的收入比重继续上升, 从农民收入的增加额来看, 60.1%的收入来自于非农业部分。 2002年农民人均生活费支出2972元,比2001年增长9.3%,中增长最快的仍然是医疗保健类和交通及通讯类,分别增长58.5%和24.0%。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4.43平方米,增加1.76平方米。

社会利、劳动保险事业进一步发展。2002年末全市拥有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养老院、光荣院等130所,床位4091张,收养人数3546人。城镇各种社区务设施1484处,其中社区服务中心200个。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281万元,2001年增长46.2%,接受社会捐赠555.40万元,增长6.1倍。2002年我市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市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达47.45万人, 与2001年基本持平,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4.26万人,比2001年增长66.7%;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人数达38.86万人,与2001年持平,基本养老金社化发放率为100%;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人数达36.52万人,增长70.0%。全市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人数为15.16万人,增长46.8%。

注:⑴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⑵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绝对数均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