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当前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整体工业实不强,特别是规模工业实力偏弱;工业产品的创新能力不强,产品竞争能力薄弱。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1年,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最快的一年。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9.80亿元,比2000年增长38。3%。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经济投资139.42亿元,增长52.6%; 集体经济投资23.67亿元,增长16.0%;城乡个体经济投资37.70亿元,增长3.2%;其他经济类型投资79.01亿元,增长46.3%。按投资管理渠道划分,基本建设投资122.87亿元,比2000年增长69.5%;更新改造投资31.36亿元,下降1.6%;房地产投资增长幅度快速上扬,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额63.19亿元,增长91.3%。其中住宅投资 30.55亿元,同比增长1.02倍。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额1.02亿元,同比下降29.5%;第二产业投额32.52亿元,同比增长9.9%;第三产业投资额192.59亿元,同比增长74.4%。 2001年我市投资结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投资所占比重大幅上升。2001年以重点工程投资为核心的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基础设施投资85.92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倍, 占投资总额的比重达30.7%。重点工程进展顺利。截止2001年底止,全市30个重点工程计完成投资55.06亿元,占全市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9.7%,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达44.8%。 2001年新开工项目规模扩大,当年开工项目471个,同比增长57.6%,其中500万元以上的项目310个,占全部施工项目个数的65.8%,比2000年提高24.2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投资总模186.39亿元,同比增长1.08倍。2001年新增固定资产110.79亿元,比2000年增长25.4%;新建公路94.14公里;改建公路242公里;新建城市防洪6.85公里;新建粮食仓库2.86万平方米、15000万公斤。 五国内贸易 2001年我市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4.97亿元,比2000年增长12.1%,剔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4.1%。分经济类型看,公有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36.56亿元,比2000年长2.7%,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39.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济消费品零售额81.85亿元,增长8.8%;非公有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08.41亿元,比2000年增长19.1%,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60.4%2001年城市消费品零售额为278.75亿元,增长12.3%;县及县以下消费品售额66.22亿元,增长10.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50.02亿元,同比增长11.2%;餐饮业零售额43.24亿元,增长17.3%;其他行业51.71亿元,增长12.0%。各类商品交易市场成交活跃,全年商品交易市场成额174.53亿元,比2000年增长30.1%。 六、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2001年全社会货物运输周转量139.63亿吨公里,比2000年增长4.7%,其中铁路1097万吨公里,增长3.2%;公路32.21亿吨公里,增长40.1%;水运107.22亿吨公里,下降2.7%;航空906万吨公里,下降10.3%。全社会旅客运输周转量39.81亿人公里比2000年增长27.7%,其中铁路 509万人公里,增长1.4%;公路32.22亿人公里,增长34.6%;水运0.31亿人公里,增长8.5%;航空7.23亿人公里,长4.6%。 邮电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01年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9.93亿元,比2000年增长42.7%;全市公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88.59万门,比2000年增长8.3%;电话普及率达到38.2部/百人,比2000年增加9.5部;已通电话的行政村比重达100%。年末无线寻呼用户53.31万户,同比降7.5%; 年末电话机拥有量为133.94万户,比2000年增长15.7%。其中农村年末电话机数44.89万户,同比增长26.1%; 年末移动电话用户99.87万户,同比增长66.5%,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继续快速增长, 全年累计用户达22.44万户,比2001年增长53.7%。 七、对外经济与旅游 外贸出口平稳发展。2001年进出口总额16.51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0.4%。其中:进口6.03亿美元,增长1.6%;出口10.48亿美元,下降0.3%。进出口相抵,累计顺差4.43亿美元,比2000年下降3.3%。2001年市直外贸企业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全年进出口总额6.66亿美元,其中出口3.06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15.9%。 合同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2001年全市新签订项目(合同)75个,比2000年增加22个,增长41.5%,当合同外资金额24980万美元,增长1.25倍,实际利用外资26527万美元, 长49.8%。 旅游事业快速发展。初步统计,2001年全市接待旅游2021.5万人次,比2000年增长5.1%。其中接待国际旅游者23.5万人,同比增长5.9%;旅游收入79.79亿元,比2000年增长15.8%。其中旅游创汇1.35亿美元,增长13.4%。 八、金和保险业 金融业保持稳定健康运行,居民存款稳定增加。2001年末全市金融机构现金收入2699.98亿元, 比2000年增长30.0%;金融构现金支出2628.25亿元,增长32.0%;货币净回笼71.73亿元。存贷款稳增加。全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86.8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60.67亿元,增长19.4%,其中, 企业存款437.35亿元,增长16.5%;城乡居民储蓄款444.07亿元,增长19.0%。2001年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78.28亿,按可比口径计算,新增146.71亿元,同比增长23.2%。其中短期贷款447.47亿元, 增长18.3%;中长期贷款264.61亿元,增长43.4%。 社会保险事业较快发展。2001年全市保险机构保费收入12.35亿元,比上年长28.2%,其中,财产险收入3.83亿元,比上年增长18.3%,人身险收入8.52亿元,比上年增长33.2%。全年赔付费2.54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其中财产险赔付1.86亿元,比上年增长19.3%,赔付率为48.6%; 人身险赔0.67亿元,比上年增长43.1%,赔付率为7.9%。 九、教育和学技术 科研机构不断加强,科研队伍进一步壮大。2001年末全市拥有科学研究开发机构96个,从事专业技术和科研活动人员24.89万,比上年增长7.6%。全年全市科技经费支出12545万元,比上年增长25.8%。 科研成果不断涌现。2001年全市共取得各类重大科技成果118项 专利申请1398件, 比上年增长6.2%;授权专利937件,比上年增长5.5%,继续保持全省第一。 2001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企业达469个,现高新技术企业产值210.00亿元,比2000年增长20.0%,实现利税36.00亿元,增长20.0%。产值过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达45家,比2000年增长25.0%。 高新技术、科技进步对长沙经济发展的贡献日益加大。 2001年我市教育取得新成就。“九普”成果成果进一步巩固,高中阶段教育及率达到70.0%。 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平稳发展。全市共撤并、调整中小学263所。全市共有普通高校29所、成人高校8所、中等专业学校及职业中学96所、普通高中90所。 全市普通高校在校学生17.26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3.8万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33.0万人、小学在校学生40.0万。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8%,小学生初中入学率1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