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八、金融、证券与保险 金融运行平稳。2006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799.5亿元,增长18.4%,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全年新增1209.8亿元,比上年多增265.3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233.6亿元,增长14.2%,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全年新增650.9亿元,比上年多增108.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新增199亿元,多增61亿元;中长期贷款新增441.6亿元,多增73.4亿元。全省金融机构盈利78.2亿元,比上年增盈57.1亿元。 直接融资取得新突破。年末全省境内上市公司47家,比上年增加2家;境外上市公司4家,增加2家。全年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96.3亿元,比上年增长5倍;从境外证券市场融资43亿元。年末全省证券公司营业网点69家,证券交易额3476亿元,增加2188亿元;期货公司4家,成交金额2694.52亿元,增加956.52亿元。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全年保费收入147.82亿元,增长16.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3.50亿元,增长13.4%;寿险保费收入98.48亿元,增长16.2%;健康险保费收入9.62亿元,增长33.9%;意外险保费收入6.22亿元,增长8.5%。全年各项赔款和给付支出38.40亿元,增长30.2%。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继续发展。2006年,全省取得各类科技成果986项,有11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级科技奖励,147项科技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16项。争取国家科技经费4.2亿元,比上年增长31.3%。远大、湘潭电机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中联重科和平安电气被纳入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试点,省生产力促进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示范中心,长沙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迈入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行列,湘潭德国工业园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机电一体化特色产业基地。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97.49亿元,增长26.3%。全年受理专利申请10249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578件,增长38%;专利授权量5608件,增长53%。签订技术合同5651个,合同成交金额46亿元。农村科技特派员在全省范围内推开,全省有23个县(市、区)开通了科技服务专线电话。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全省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53%,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为99.1%,提高2.4个百分点。高中阶段在校学生211.49万人,增长4.5%。普通高校96所,增加3所;全年招生26.6万人,增长6.1%;在校学生83.1万人,增长10%,其中在校研究生3.87万人,增长18.5%。全省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经费占转移支付总额比重达66%,基本解决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因贫辍学问题。民办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各类民办学校4457所,在校学生11.92万人,分别增长6.8%和25%,其中民办普通高校11所,增加1所。 综合技术服务进一步发展。测绘事业继续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各种基本比例尺地形图17159张,大地成果3268点,航摄成果1319片。产品质量技术监督力度加大,开展定期产品质量监督抽查5.86万批次,增长10%;发放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745个,增长118%。安全生产形势趋向好转,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74人,比上年减少0.18人。气象预报准确率提高,地震、计量、水文等工作进一步发展。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稳步发展。2006年末,全省艺术表演团体92个,文化馆125个,博物馆和纪念馆72个,公共图书馆120个。《走进阳光》、《湘水郎中》等优秀文艺创作作品在全国获奖。成功举办了“湖南艺术节”。全省14个市州开展“情系三农”送戏下乡活动,对基层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加强。全省广播电台11座,中、短波发射台和转播台25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88.4%,比上年提高5.9个百分点。全省电视台15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4%,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有线电视用户470.13万户,增加40.67万户。出版图书4560种,报纸88种,期刊246种。期刊出版量1.04亿册,图书出版量2.75亿册。全年新闻出版业销售收入142.19亿元,利润总额11.83亿元。动漫产业产值50亿元,年产原创动漫3万分钟,居全国第一。 卫生事业继续发展。全省医疗卫生机构4097个,拥有床位总数15.1万张;卫生技术人员23.1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8万人,注册护士5.5万人。农村卫生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县(市)43个,比上年增加29个县(市);覆盖农村人口2463.45万人,增加1551.23万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1857.2万人,增加1262.43万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进展。全省体育场地21294个,其中体育馆140座,运动场656个,各种训练房20347个。全省运动员夺取9项世界冠军、26项亚洲冠军和26项全国冠军。成功举办了世界乒乓球总冠军赛。全省参加全民健身活动2400万人次。 十一、资源与环境保护 建设占用耕地实现占补平衡。2006年全省建设占用耕地9601.98公顷,连续七年实现占补平衡。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10321.71公顷,增长62%;农业结构调整增加耕地124.43公顷。生态退耕24835.91公顷,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2685.4公顷,灾毁耕地1125.63公顷,其他原因减少耕地590.59公顷。全省共有5个县成为国家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基本农田稳定在336万公顷。 矿产资源勘探、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新成效,水资源供应基本稳定。2006年,国家出资项目新发现矿产地13处。成功预警预报突发性地质灾害110起,避免直接经济损失5701.8万元,安全转移受威胁人员1.6万人。全省水资源总量1671亿立方米。年降水量1445毫米。年末大型水库蓄水总量114.83亿立方米。 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全省建成烟尘控制区180个,面积1284.1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区164个,面积873.7平方公里。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为42.7%,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46.3%,提高6.7个百分点。妥善处理了株洲镉污染和岳阳新墙河水污染事件。全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部分区域有所改善。14个市州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9个,增加2个;全省地表水满足III类标准的断面比例75.3%,提高4个百分点。 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全省已批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5个。年末全省建有自然环境保护区96个,增加4个,其中国家级10个、省级33个,各增加1个。自然环境保护区面积112.85万公顷,增长4.2%。全年造林面积13.45万公顷。全省森林覆盖率为55.5%,提高0.5个百分点。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