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5 湖南省统计局

工业经济增势强劲。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3360.59亿元,比上年增长20.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655.97亿元,增长24.3%。其中,轻工业增加值862.88亿元,增长20.5%;重工业增加值1793.09亿元,增长26.4%,增幅继续高于轻工业。优势产业增长加快,实现增加值2004.60亿元,比上年增长24.3%,加快4.7个百分点,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2 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75.0%。省级及以上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37.18亿元,比上年增长31.9%。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853.74亿元,比上年增长51.7%,加快32.3个百分点。全年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4.2%,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6.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35.6%,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28.5%,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23.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3.6%。产销衔接良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8377.17亿元,比上年增长36.9%,产品销售率达99.29%。

主要产品产量稳定增长。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一次能源生产总量3793.59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20.5%。原煤产量4852.35万吨,增长21.1%;发电量814.12亿千瓦时,增长16.6%;钢材1303.10万吨,增长13.3%;十种有色金属160.89万吨,增长12.8%;水泥5556.72万吨,增长28.3%;机制纸及纸板222.62万吨,增长8.6%;汽车13.23万辆,增长30.8%;加工大米277.29万吨,增长30.9%;配混合饲料513.12万吨,增长20.1%;卷烟1587.22亿支,增长5.0%。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8169.60亿元,比上年增长40.1%,加快9.9个百分点;实现利税1030.61亿元,增长46.8%;亏损面为7.7%,下降2.9个百分点。独立核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25.87%,比上年提高39.8个百分点。优势产业对工业利润的贡献突出,实现利润359.7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利润的78.3%。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实现利润68.38亿元,增长246.8%;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实现利润42.17亿元,增长75.7%;烟草制品业实现利润71.49亿元,增长50.9%。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省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540.57亿元,比上年增长9.8%。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实现利润47.77亿元,增长26.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9509.27万平方米,增长22.8%;房屋建筑竣工面积8550.99万平方米,增长14.7%。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4000亿元大关,达4294.52亿元,比上年增长32.4%。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749.14亿元,增长34.6%。在城镇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1700.92亿元,增长23.3%。施工项目15585个,建成投产项目8139个,分别增长10.8%和5.3%。

工业投资增长加快。全省城镇工业投资1437.69亿元,比上年增长47.1%,加快21.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1008.5亿元,增长78.1%;工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3.5%,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原材料工业投资505.19亿元,增长40.1%;装备制造业投资292.76亿元,增长65.2%;高新技术产业投资78.18亿元,增长34.6%。

基础建设力度增强。全省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投资1923.80亿元,比上年增长41.9%。其中,交通运输、环境管理、公共设施管理投资分别增长39.4%、54.8%和52.4%。年末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765.5公里,其中年内新增362.5公里。年内新增发电机组装机容量365万千瓦,新增11万伏及以上变电设备762万千伏安。

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全省185个在建的省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754.4亿元,比上年增长23.6%,为年计划投资的108%。其中,35个投产项目完成投资260.4亿元,110个续建项目完成投资446.4亿元,40个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47.7亿元。华润鲤鱼江发电B厂扩建、益阳电厂二期等机组投产发电,益阳电厂—复兴双回500KV线路、湘潭—响水坝双回线路、衡钢石油管加工生产线、株洲硬质合金型材生产线等项目竣工投产,长潭西、醴潭、邵怀、怀新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武广高速铁路客运湖南段、常吉高速公路、皂市水利枢纽、黑麋峰抽水蓄能电站、湘钢技术改造和泰格林纸集团林浆纸一体化等项目顺利推进。

房地产开发增长加快。房地产开发投资761.23亿元,比上年增长36.9%,加快15.2个百分点。商品房竣工面积2064.7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1.0%,加快23个百分点。商品房屋销售面积2745.1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5.8%,加快26.1个百分点。其中,商品房期房销售面积1825.26万平方米,增长47.9%。商品房屋空置面积184.2万平方米,下降15.8%。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消费品零售市场活跃。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6.49亿元,比上年增长18.4%,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3.5%。分地域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942.53亿元,县及县以下零售额1413.95亿元,分别增长19.0%和17.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831.62亿元,增长18.1%;住宿餐饮业479.76亿元,增长21.0%;其他行业45.10亿元,增长11.4%。

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全省限额以上贸易企业通讯器材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44.9%,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40.9%,金银珠宝类增长72.3%,儿童玩具类增长36.9%。汽车零售量104933辆,增长35.5%;零售额118.57亿元,增长36.8%。其中,轿车零售量78770辆,增长45.2%;零售额100.01亿元,增长41.1%。液晶电视机零售量60254台,增长104.3%,零售额3.99亿元,增长82.8%。

贸易业商品销售规模扩大。全省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商品销售额6385.11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其中,批发企业商品销售额3322.98亿元,增长17.2%;零售企业商品销售额3062.13亿元,增长24.2%。全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商品销售额1722.51亿元,增长15.7%。其中,限额以上贸易企业零售额705.24亿元,增长25.6%,占贸易业的比重为24.9%,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市场物价上涨较快。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6%,商品零售价格上涨4.3%,农业生产价格上涨13.0%,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6.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6.1%,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5.8%,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30.6%。

六、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

进出口总额继续增长。全省进出口总额96.9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8%。其中,出口65.23亿美元,增长28.1%;进口31.67亿美元,增长40.2%。一般贸易进出口87.55亿美元,增长30.4%;加工贸易进出口8.14亿美元,增长46.0%。私营企业进出口35.9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1.1%,加快28.3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16.9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3.7%,加快43.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13亿美元,增长52.7%。农产品出口3.5亿美元,增长12.4%。其中,活猪出口0.53亿美元,增长14.7%;茶叶出口0.40亿美元,增长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