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天门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天门调查队 (2009年4月8日) 2008年,是天门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机遇,大力实施开放先导战略,强力招商引资,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国民经济在应对危机中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城乡面貌大为改观,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在统筹协调中全面进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2008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7.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6%。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4.87亿元,增长2.1%;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74.06亿元,增长23.1%;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68.32亿元,增长13.8%。三次产业结构由26.4:37.2:36.4调整到24:39.6:36.4。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长15.7%,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3.5%,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2.8%,房地产业增长24.4%,其他服务业增长11.7%。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13708元,同比增长24.5%。 市场物价高位回稳。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7.6%,涨幅比上年提高0.88个百分点。分类别看,食品类价格上涨16.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1.6%,衣着类价格下降1.2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1%。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7.4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4.7%。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44.4%。 劳动就业形势较好。2008年末全市从业人员为66.3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21.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5万人。据市劳动部门统计,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与上年持平。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有效改变;经济总量偏小,工业化程度偏低;资源约束,就业压力依然较大;财政收入总量较小、财政仍较困难。 二、农业 农业稳步发展。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44.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2.1%。粮食种植面积105.36千公顷,比上年减少5.18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40.83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3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为55.11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2.83千公顷。粮食总产量56.88万吨,比上年增产4.23万吨,增长8%;棉花产量为4.31万吨,比上年减少0.74万吨,减少14.7%;油料产量为9.44万吨,比上年增长0.58万吨,增长6.6%。(主要农产品产量见表1) 表1:2008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万吨 产品名称 产量 比上年增长% 粮食 56.88 8 夏粮 12.60 -13.3 秋粮 44.28 16.2 油料 9.44 6.6 花生 1.45 5.8 油菜籽 7.85 7.4 棉花 4.31 -14.7 全市当年造林面积750公顷,比上年增加46公顷。肉类总产量7.9万吨,比上年增长18.8%,水产品产量达到9.86万吨,比上年增长12.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全市23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51.3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0.2%,超过全省平均增幅8.6个百分点。轻工业增长快于重工业。轻工业完成增加值28.48亿元,比上年增长32.4%;重工业完成增加值22.86亿元,比上年增长27.6%。工业产销衔接较好,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品销售收入172.8亿元,比上年增长51.3%,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1%,实现利税总额23.74亿元,比上年增长90.2%,其中利润总额为14.33亿元,比上年增长2.1倍。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73.6%,比上年提高52.9个百分点。 工业产品结构改善,高新技术产业增长较快。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增加值6.97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13.6%。 建筑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业完成施工产值9.95亿元,比上年增长4.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13.88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8.3%;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6.43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4.6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速增长。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8.07亿元,比上年增长30.9%,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7.55亿元,比上年增长35.1%。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4.27亿元,比上年增长46.2%,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经济投资24.03亿元,比上年增长66.4%;集体经济投资2.32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倍,城乡个体私营投资5.74亿元,比上年下降22.8%,其他经济投资45.46亿元,比上年增长28.6%。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增长势头强劲。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21亿元,比上年增长23.9%,分城乡看,城市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50.5亿元,比上年增长28.6%,农村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61.72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贸易为78.55亿元,比上年增长24.2%,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为17.95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其他行业零售额为15.71亿元,比上年增长20.7%。 六、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逆势增长。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585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4%。其中,出口568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4%,进口172万美元,比上年减少22.5%。新批外商投资项目4个,比上年减少5个。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为306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6.5%,其中,直接利用外资276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4.4%。 七、交通、邮电、旅游和安全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3000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5%;完成旅客周转量97000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4.3%,年末公路通车里程2891公里,比上年增加96公里。农村通村公路比重达90.4%,比上年提高7.8个百分点。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达到1.66万辆,比上年增加0.16万辆。 邮电通信业完成邮电业务总收入31673万元,比上年增长9.3%,本地固定电话用户17.71万户,比上年减少0.4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35.33万户,比上年增加0.1万户,全市电话普及率为39部/百人。 旅游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年国内旅游人数为29.3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6%,国内旅游收入1.22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1129人,比上年增长87.85%。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为45.3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9.49%。 安全生产形势较好。全年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29人,与上年持平。工矿企业安全生产事故损失额为63.49万元,比上年减少53.1%.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60起,比上年减少513起,道路交通事故损失额为95万元,比上年增加1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