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活动更加活跃。全年争取科技项目22个。取得省级重大科技成果5项,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三等奖)。全年专利申请52件,签订技术合同86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032万元。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全市普通高等学校1所,全市普通中学及职业中学129所,在校学生23.71万人,在校教职工1.24万人。全市普通小学232所,在校学生15.21万人,在校教职工0.77万人。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化事业稳步发展。2005年,年末全市文化机构49个,剧场2个,博物馆2个,公共图书馆2个,藏书量20.53万册。 广播电视事业日益繁荣。广播人口覆盖率97.3%;电视人口覆盖率95.34%。 体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市拥有体育馆2座。全市运动健儿在省级各类体育比赛中共获得各种奖牌13枚。全民健身活动进一步开展,全市共举办全民健身活动15次。 卫生医疗保健事业发展加快。年末全市医疗卫生机构1226家,卫生机构床位数3813张。卫生技术人员6919人。其中执业医师2079人、执业助理医师761人。注册护士1951人。 十、人口、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和环境保护 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保持较低水平。据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统计,年末全市总人口为253.08万人,其中常住人口为224.3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55‰。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2005年,城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32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工薪收入5479元,比上年增长17.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223元,比上年增加206元,增长6.8%,其中工资性收入914元,增加139元;家庭经营收入2241元,增加60元。城乡居民的消费方式、消费渠道和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9.99%,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0.6%。 社会保障工作得到加强。2005年,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12.68万人;参加基本医疗的人数12.2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9.77万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8.46万人。城镇已全部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市环保工作以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群众健康、保障环境安全为出发点,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在控制新污染源、解决企业污染、推进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全年共投资1293.5万元进行了污染源治理,全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90.3%,全年工业用水利用率26.85%,全年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76.9%,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加强。 注: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