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年末全州民用汽车拥有量4.84万辆,其中私人拥有3.36万辆,营运车辆2.75万辆,非营运车辆2.09万辆。全年完成客运量4454.6万人,比上年增长25.4%;旅客周转量157523万人公里,增长16.5%;完成货运量609.1万吨,增长22.8%;货物周转量97632万吨公里,增长30.7%。 邮电通信业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60亿元,比上年增长35.9%。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68亿元,增长11.1%;电信业务总量1.92亿元,增长47.6%。全年新增移动电话用户19.86万户,增长53.0%,年末达到57.32万户。新增固定电话用户(包括小灵通用户)3.04万户,增长13.3%,年末达到25.99万户。其中,城市固定电话用户16.84万户,乡村固定电话用户9.15万户。年末全州固定电话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83.31万户,比上年末增加22.90万户。电话普及率21.77部/百人,其中固定电话普及率6.81部/百人。 旅游业逐步发展。全州累计接待游客141.64万人次,其中内宾134.6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7%,外宾7.01万人次,增长105%。国内旅游收入1.22亿元,增长70%;外汇收入128.73万美元,增长109%。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实现较快增长,收入质量提高。全年全地域财政收入13.31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其中,上划中央收入4.51亿元,增长11.4%;上划省级收入0.98亿元,增长18.2%;地方收入7.90亿元,增长30.1%。地方收入中一般预算收入7.85亿元,比上年增长30.4%,按可比口径增长39.9%。其中,工商税收4.69亿元,增长68.4%,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59.7%,比上年提高13.5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84.9%,比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 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6.21亿元,同比增支4.18亿元,增长19%。其中,农林水利和气象支出2.33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8.9%;社会福利救济和保障支出1.21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4.6%;科教文卫社会事业支出8.56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32.6%;行政管理和公检法司支出6.33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24.2%。 金融运行平稳,金融机构存贷款增加较多。 全年金融机构累计现金收入400.6亿元,比上年增长22.7%,累计现金支出395.96亿元,增长19.5%,累计现金回笼4.64亿元。 保险事业发展较快。全州有各类商业保险公司6家,全年保费收入3.40亿元。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2.33亿元;财产险保费收入1.07亿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16亿元。其中,人身险赔款及给付0.43亿元;财产险赔款0.73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较快发展。巩固和完善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普九”成果得到巩固,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得到加强,高等教育加快发展,中小学办学条件有所改善,教育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2004年,全州适龄儿童入学率97.67%,小学生辍学率2.28%,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9.62%,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92%。 中小学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年消除、改造中小学危房16.94万平方米,总投资0.38亿元,完成了州政府年初承诺的消除、改造中小学D级危房10万平方米的任务。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进程加快,全州已有7县市建成网络中心,80所学校接入互联网。 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州义务教育阶段的起始年级2004年秋季全面推进新课改。高考取得较好成绩。2004年全州1.18万人参加全国普通高考,上本科线人数0.73万人,比上年增加0.33万人,增长85%,0.83万人被各级各类普通高校录取,比上年增加0.18万人,录取率64.3%。 科技事业取得新进步。科技项目申报工作力度加大,全州共组织申报各类科技项目80余项,已被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批准立项38项,争取经费463万元,其中,国家科技项目8个,获经费184万元。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得到增强,企业研发能力得到提升。如我州高新技术企业八峰药化公司有三项目获省科技厅支持,魔芋加工工艺争取到科技部西部专项《魔芋葡甘聚糖湿法加工工艺》项目,道地药材紫油厚朴的开发争取到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双河紫油厚朴开发》。积极实施科技兴农工程,加强了10个特色农业新技术示范基地建设,建立了10个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站,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农村劳动者素质得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进一步提高。组织完成全州第十届科技进步奖的评审工作,全州各行各业申报成果40项。全州获省重大科技成果登记8项,向省厅推荐科技进步奖4项,成果登记6项。全州专利申请量37件,其中发明专利9件,实用新型专利17件,外观专利11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全州9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全年新创作剧目17台,演出场次1436场,观众人次264.23万人次。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多彩。全州9个公共图书馆,总藏书量127.43万册,年内新建图书室5个。农村电影“2131”工程取得新成绩。全年“2131工程”放映电影1.51万场,比上年增长12.5%。全州有电影放映单位87个。新闻出版工作进一步发展。全年期刊、内部资料图书总印数15万册,发行报纸4种,总印数24684万份。文物保护工作加强。地面文物和馆藏文物管理有序,博物馆事业得到发展,群众性的文物保护意识增强。全州博物馆5个,我州申报的建始直立人遗址、鱼木寨等8处拟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均被省文物局专家组评审通过,报送国家文物局,在全省35处申报国保单位中,占23%。文化市场监管力度加大,“扫黄”、“打非”和网吧专项整治工作成效显著。 广播电视事业取得较大发展。全州广电系统筹措资金0.85亿元,架设光纤主干线2318公里,完成88个乡镇的光纤联通,率先在全国实现光纤乡镇联网。全州有线电视用户30万户。全州广播覆盖率93.07%,电视覆盖率93.24%。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取得较大成就。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宣传周国知先进事迹的活动,品牌栏目《今晚九点半》被评为全省十佳电视栏目。 卫生事业发展加快。农村卫生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完成了乡镇卫生院的“三权”上划工作,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已顺利启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完成了州传染病院、州疾控中心和县乡两级传染病救治机构的建设,全州疾病控制体系建设顺利展开,8县市疾控中心建设基本完成,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得到稳步提高;加强了艾滋病等重点疾病的防治工作;妇幼保健工作进一步加强,继续实施了新周期“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全州住院分娩率达60%以上,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90/10万以下,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以县市为单位)控制在1‰以内,婴儿死亡率控制在25‰;医疗质量管理得到加强,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医疗机构门诊诊疗587.0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5.2%,医疗机构住院12.38万人,出院12.24万人,均比上年增长1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