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15 恩施州统计局

2003年,全州各族人民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年初提出的“坚持‘一主三化’,抓住‘四个重点’,推进‘两个创新’,健全保障体系,促进全面进步”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特色立州、科教兴州、工业强州、开放活州战略,聚精会神抓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克服了非典疫情和严重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全面实现了年初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经济实现较快增长,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城建、环保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综合

国民经济实现较快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40.8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0%,增幅为2001年以来最高。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54.53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42.21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44.10亿元,增长8.2%。三次产业结构由2002年的38.9:29.9:31.2变化为38.7:30.0:31.3。

市场价格总水平出现回升。全州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0.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上涨1.1%,结束了长达五年之久的物价负增长格局。

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交通和通信、居住三大类价格较上年分别上涨4.5%、1.0%、3.9%,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下降1.3%,衣着类价格下降2.4%,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1.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下降2.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3.2%。

就业规模保持稳定。年末全社会从业人员为237.68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31.07万人,乡村从业人员206.61万人。全州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5%。

国民经济发展还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有:工业经济总量较小,缺乏知名品牌支撑;农业产业化程度低,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农村饮水难、上学难、就医难、行路难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部分群众的生活仍比较困难;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社会保障和就业压力大;人才缺乏,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二、农业

农业立足市场需求,注重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成效明显。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81.9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8%。其中,农业产值49.59亿元,增长7.3%;林业产值2.93亿元,增长23.5%;牧业产值28.50亿元,下降2.4%;渔业产值0.32亿元,增长0.4%。

全年粮食总产量151.65万吨,比上年增产8.22万吨,增长5.7%;油料产量6.93万吨,增产0.51万吨,增长7.9%;蔬菜产量113.64万吨,增长13.9%;茶叶产量1.82万吨,增长12.7%;水果产量8.65万吨,增长2.9%;烟叶产量6.70万吨,减幅8.1%。

畜牧业、渔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年出栏肉猪314.54万头,增长2.7%;畜禽肉类总产量27.41万吨,增长0.5%;出栏肉羊26.58万只,增长1.8%;家禽出笼522.48万只,增长0.4%;禽蛋产量1.55万吨,下降4.6%。水产品产量0.59万吨,增长6.4%。

林业生产大幅增长。全年造林面积37975公顷,增长8.2%;迹地更新面积825公顷,增长1.46倍;当年育苗面积1086公顷,增长86.3%;幼林抚育作业面积40650公顷,增长45.3%;成林抚育面积9240公顷,增长1.5%。

农业生产条件有一定程度改善。年末全州农业机械总动力为65.74万千瓦,增长9.8%。农用化肥施用量17.18万吨(折纯量),增长2.1%;农村用电量17581万千瓦,增长31.9%;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8.81千公顷,增长14.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逐步从恢复性增长转向较快速度发展。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2.6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0%。其中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增加值17.55亿元,比上年增长13.2%。

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增加值10.74亿元,增长13.1%;集体企业增加值0.20亿元,增长59.6%;除国有、集体以外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增加值6.61亿元,增长12.5%。重工业增长快于轻工业,全年轻工业增加值11.36亿元,增长12.2%;重工业增加值6.19亿元,增长16.4%。

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39.26亿元,工业产品销售率97.89%,比上年下降0.48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1.11亿元;实现利税总额9.72亿元,比上年增长62.9%,其中国有企业实现利税总额7.88亿元,增长76.1%;实现利润总额1.36亿元,扭亏增盈1.52亿元,其中国有企业实现利润总额0.50亿元,扭亏增盈1.31亿元;亏损企业亏损额0.26亿元,同比下降73.6%,其中国有企业亏损额0.08亿元,同比下降93.1%。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幅较大。全年卷烟产量42.65万箱,同比增加17.99万箱,增长73%;精制茶1.07万吨,增加0.33万吨,增长45%;水泥129.38万吨,增加25.05万吨,增长24%;农用化肥3.74万吨,增长8.5%;发电量18.49亿千瓦小时,增加1.23亿千瓦小时,增长7.1%。

建筑业快速发展。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9.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项目建设工作取得重大成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到58.29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38.93亿元,比上年增长6.8%;技术改造投资完成额6.59亿元,比上年增长1.1倍;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1.97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倍。

项目前期工作特别是宜万铁路、宜恩高速公路、恩施机场改扩建三大项目前期工作在2003年内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国家在11月底前相继批准了三大项目的可研报告,宜万铁路和恩施机场改扩建工程在建州20周年之际举行了隆重的奠基仪式,宜恩高速公路控制性施工便道已于11月中旬开工。“三大项目”的开工不仅为建州20周年大庆献上了一份厚礼,而且圆了全州各族人民百年期盼的铁路梦和高速公路梦。

重点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全州4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9.47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50.6%,占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的75.7%,一大批重点项目超额完成全年投资计划。

全年基本建设新增的主要生产能力:天然气管输121公里/0.91亿立方米/年;新建公路195公里,改建公路1333公里;新扩建港口码头年吞吐量42万吨,泊位4个;有效灌溉面积0.21万亩;新增各类学校学生席位2.44万个,新增各类学校建筑面积4.36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