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5 孝感市统计局

六、交通邮电能源

交通建设日新月异。孝襄高速公路孝感段竣工通车。武汉至孝感高速公路出口工程建设加快,汉孝城际轨道交通前期准备工作展开。市域循环线、县市辐射线、江汉平原航道疏浚工程基本完成。截至2005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5126公里,比上年增加75公里。其中,一级公路28公里,二级公路940公里,三级公路714公里,四级公路3407公里。等级公路比重达到99.3%,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通信建设投资4.3亿元,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电信公司新建基站27个,用于发展“村村通”工程。移动公司进行第十期GSM网络扩容建设,新增基站50座。全市积极改造邮政、电信、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推广电子商务,实施企业和家庭上网工程,孝感电子政务系统已列入国家信息产业部试点城市。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收入1.20亿元,增长9.1%;电信业务收入8.40亿元,增长12.3%。

能源设施加快配套。全市220千伏配电网、中低压配电网加紧建设。城市天然气工程稳步实施,城市部分用户已通气使用。全年供电量达46.11亿千瓦时,增长7.8%。其中工业用电量33.92亿千瓦时,增长7.8%。

七、财政金融

保险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1.38亿元,比上年增长9.4%,增收1.85亿元。分级次看,中央级收入完成7.89亿元,增长13.6%;省级收入完成1.89亿元,增长15.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0.78亿元,增长6.4%。财政支出27.95亿元,同比增长20.1%,增支4.67亿元。市本级完成财政总收入3.13亿元,增长24.4%;完成一般预算收入1.58亿元,增长36.1%。

金融存贷款继续增加。截至2005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15.48亿元,比上年增加37.98亿元。其中储蓄存款240.81亿元,比上年增加31.33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24.52亿元,比上年增加29.7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137.08亿元,比上年增加10.45亿元。中长期贷款66.86亿元,比上年增加10.95亿元。全年金融机构累计现金收入841.38亿元,比上年增长20.6%。现金支出852.80亿元,比上年增长20.2%。累计货币净投放11.42亿元,比上年下降3.4%。

保险事业继续发展。人民保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1.09亿元,比上年增长20.2%。赔款支出0.56亿元,同比下降13.8%,赔付率51.1%。人寿保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2.81亿元,比上年下降0.3%。累计给付和赔款支出0.79亿元,同比增长14.4%。

八、教育科技文化卫生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市教育部门继续推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重点抓好初中入学辍学生劝返工作,巩固“普九”成果。7个县市区全部通过省市教育“普九”复查验收。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远程教育水平大幅度提升。全市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达到97.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54.8%。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456所,在校生86.52万人。其中:大学3所,在校生2.61万人;普通高中40所,在校生10.09万人;普通初中219所,在校生31.20万人;小学1160所,在校生37.81万人。

科技工作取得新突破。全年完成高新技术增加值20.24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全年成功申报各类科技项目95项。新批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全年共登记科技成果20项,获省级科技奖3项,省市科技部门组织鉴定的科技成果16项,专利5项。

文化、体育事业继续发展。全市组织云梦、应城、孝南等县市区剧团参加全省第三届楚剧艺术节,共获得16个大奖。其中《吊子卖鞋》获优秀剧目奖,《楚剧百戏图》获特别奖,《请柬》获作曲二等奖,取得了历届楚剧节最好成绩。社会文化工作开展频繁,广场文化异彩纷呈。全年利用节假日主办和承办各类广场文艺活动18场。孝感人民广场每周组织放映2场电影,丰富了广大市民的文娱生活。体育事业取得好成绩。全市组织9支代表队参加了全省青少年儿童柔道、举重、足球等项目的比赛,夺得金牌11枚、银牌6枚、铜牌5枚的好成绩。先后成功承办了全国古典摔跤冠军赛、全国男子篮球邀请赛、全国U-17男子足球赛及全省青少年柔道比赛。

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事业取得新成绩。全市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100%。为配合环境建设年活动的开展,新闻媒体深入扎实抓好宣传工作,充分发挥舆论宣传作用,营造了一个“人人都是发展环境,事事关系孝感形象”和“热爱孝感,建设和谐孝感”的良好社会氛围。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全市大力推进卫生改革与发展,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执法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市县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扎实推进,重大地方病和传染病防控工作进一步加强。应城、云梦、安陆、孝昌等县市疾病控制中心建设项目已完成并投入使用。到2005年末,全市每千人拥有医生1.2个,每千人拥有病床1.6个。

九、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

劳动就业取得成效。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3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65万人,组织劳务输出6.0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组织各类职业技能培训6.52万人。其中再就业培训2.0万人,创业培训0.2万人。

社会保障工作加强。全年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金4.89亿元,发放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0.13亿元。社会保险扩面新增7.09万人。其中企业养老保险2.32万人,失业保险1.29万人,医疗保险2.05万人。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全市享受低保的城市居民达到4万户、10.2万人,累计发放低保金0.6亿元。集中供养农村五保对象1.7万人,集中供养率达75.3%。扶贫开发继续推进,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得到实施,全市共有3.1万户、5.7万人纳入救助范围。

十、人口和人民生活

2005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506.01万人。年内出生人口3.46万人,出生率6.83‰。死亡人口1.88万人,死亡率3.12‰。人口自然增长率3.71‰。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据孝感市城调队调查,2005年,孝感城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839元,比上年增加591元,增长8.2%。年人均消费性支出5895元,比上年增加367元,增长6.7%。恩格尔系数为40.3%。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3.9平方米。全市全部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9449元,比上年增加685元,增长7.8%。其中国有单位职工年人均工资10392元,增长7.2%。据孝感市农调队调查,2005年,全市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突破3000元大关,达到3028元,比上年增加154元,增长5.4%。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223元,比上年增加208元,增长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