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15 孝感市统计局

2005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环境建设年活动为重点,以融入武汉城市圈建设为契机,按照富民强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面超额完成了年初确定的主要经济指标,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的成绩,圆满实现了“十五”主要发展目标,为“十一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综合

2005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360.2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5%,是1999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4.50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135.36亿元,增长17.2%;第三产业增加值130.37亿元,增长10.7%。一、二、三产业结构为26.2:37.6:36.2。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增长11.5%,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增长10.9%,金融保险业增长7.4%,房地产业增长12.4%,其他服务业增长10.1%。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市综合竞争力不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难度较大;重大骨干项目缺乏,经济发展后劲不足;财源基础脆弱,财政收入增幅不高;部分城乡居民生活困难,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加大。

二、农业

全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两个“一号文件”精神,落实免征农业税等“一免三补”惠农政策,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农村经济实现了较好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成效显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64.23亿元,比上年增长7.6%。

粮棉油生产全面丰收。全年粮食总播种面积460万亩,比上年增加33万亩,增长7.9%。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初步形成了粮食、油料、蔬菜、禽畜、水产、林果六大主导产业,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95.1%。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全市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35家。其中省级以上15家,国家级2家。

林业生产取得成效。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3.77千公顷,森林抚育面积41.52千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4%。主要林产品产量:板栗2.03万吨,增长14.4%;银杏741吨增长1.1%;松脂76吨增长2.8%。

畜牧、水产业继续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29.1万吨,比上年增长5.3%。年内生猪出栏235.79万头,增长5.5%;大牲畜年末存栏40万头,增长0.2%。全年水产放养面积95.6万亩,比上年增长1.3%。水产品产量32.18万吨,增长3.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全口径工业增加值118.65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6.94亿元,增长21.2%。中省工业增长1.3%,地方工业增长26.7%;轻工业增长24.2%,重工业增长18.0%。市区龙头工业增加值17.09亿元,增长18.2%。市本级工业增加值14.27亿元,增长16.5%。其中,市开发区工业增加值6.65亿元,增长26.5%。全市五大支柱产业增势强劲,汽车机电、盐磷化工、轻工纺织、食品医药、金属制品等五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5.2亿元,同比增长25.7%。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改善。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29.50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实现利税17.81亿元,增长16.2%。其中利润7.86亿元,增长19.9%。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135.4%。

建筑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3.65亿元,比上年增长15.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有升。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1.71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其中,城镇5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80.16亿元,增长18.0%。房地产投资9.38亿元,增长25.5%。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144.3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1.0%。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6.5%和27.0%。城镇私人建房8.40亿元,增长3.2%。在总投资中,中省投资20.54亿元,增长16.3%;地方投资101.17亿元,增长16.6%。市本级完成投资15.10亿元,比上年增长3.3%。全市重点工程建设超额完成。全年列入目标考核的30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5.4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5.2%。

全年累计施工项目980个,比上年增长34.1%。本年新开工项目787个,比上年增长22.6%。全年千万元以上项目375个,比上年增加127个。

孝感融入武汉城市圈建设步伐加快。通过参与武汉城市圈“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初步明确了孝感在武汉城市圈的发展定位。城乡建设稳步推进。全市市县城区总建成面积114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38%。孝感市区“新区拓展、老城改造”力度加大,整体向东拓展步伐加快。东城区乾坤大道、西滨河路顺利建成,槐荫公园一期工程建成并向市民开放。高新区、南大开发区基础设施基本配套,三江航天产业园规划全面完成。全年实施了老城区文化东路、孝三路、分丝南路、城西二路、车站街等道路改造工程,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作加强,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县市城区建设迈出新步伐,城区功能进一步提升,一批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加快形成。全年完成了20个中心镇和9个省级重点镇规划修编工作,大悟县宣化店镇、孝昌县小河镇已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名镇。

五、市场物价外经

市场消费稳中转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61.35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分城乡看,城市市场零售额92.56亿元,增长12.9%;农村市场零售额68.79亿元,增长10.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32.77亿元,增长12.1%;餐饮业零售额27.38亿元,增长12.4%。

市场环境逐步优化。全市深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维护生产安全、公共安全和交易安全。全年共查处各类经济违法案件6029起,总案值0.31亿元,市场长效管理机制逐步建立。

物价水平稳中有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1.8以上年价格为100,下同 ,受食品类、居住类价格上涨的拉动,其价格水平比上年上升1.8个百分点。食品类价格上涨3.4个百分点。其中鲜菜价格上涨15.0%,肉禽及制品上涨2.1%,蛋和水产品分别上涨7.5%和3.7%;居住类价格上涨3.9%;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3%;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1.2%。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利用外资再创新高。据海关统计,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1561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9.2%。其中,出口10063万美元,首次突破1亿美元大关,增长56.7%;进口5553万美元,下降2.0%。全年对世界各大市场出口都呈增长态势,机电产品出口继续发挥主导作用,家具、服装、蜂蜜等传统大宗产品出口势头良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加快,出口市场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29个,外方增资项目6个,同比增长47.2%。实际利用外资8485万美元,同比增长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