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5 鄂州市统计局

2007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27.28亿元,比年初增加12.78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0.25亿元,比年初增加4.52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5.34亿元,比年初增加2.96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33.27亿元,比年初减少18.0亿元。

全年全市保险机构保费收入23685万元,比上年增长7.1 %,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6219万元,增长2.2 %;人身险保费收入17456万元,增长8.8%。各项赔款与给付支出15745万元,比上年增长6.6 %,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4515万元,增长3.7%;人身险业务赔款与给付11230万元,增长7.7%。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9.76亿元,比上年增长28.5%,其中新材料领域实现增加值9.01亿元,增长44.8%;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实现增加值5.08亿元,增长20.9%。年末全市共有科研从业人员54352人。全市立项实施科技计划项目33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31项。专利受理量282项,技术合同成交额2310万元。

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357所,其中,大学1所,普通中学66 所,职业中学10所,小学280所,年末在校学生数11.75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职业技术培训学校21所,在册学员56800人。民办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各类民办学校21所,在校学生4596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在全省率先实现每个行政村和社区一月放一场公益电影的目标,玉莲环《告状》获得“八艺节”决赛入场券,在全国 “群星奖”节目决赛中勇夺群星奖大奖和创作奖。年末全市公共图书馆拥有各类藏书33万册,接待到馆读者达26万余人(次),广播及电视人口覆盖率均在98.2%以上。

年末全市卫生机构 426个,其中,医院12家。乡镇卫生院21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机构人员数3590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967人。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执业医师1345人,注册护师、护士862 人。全市卫生机构床位数3176张。年末全市村卫生室325个,享受合作医疗人口60.88万人。

成功承办“六城会”,建成了投资2.3亿元的湖北省国际水上运动训练竞赛基地,红莲湖已成为全国五大水上运动训练竞赛基地之一。全年全市运动员在省级以上运动会获奖牌15枚,其中,金牌5枚。第五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先后开展了游泳、门球、篮球、乒乓球、象棋、桥牌、风筝、足球等20余项赛事活动,社区群众运动蓬勃发展。全年销售体育彩票4425万元,比上年增长8.3%。

十一、资源与环境保护

全市水资源总量5.3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502立方米。总供水量13.1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供水6.66亿立方米,地下水源供水0.11亿立方米。长江水系水质状况较好,为Ⅱ-Ⅲ类,洋澜湖水质Ⅲ-Ⅴ类,梁子湖水质Ⅱ-Ⅲ类。

2007年,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主要指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其中,二氧化硫0.030 毫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0.096 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碳0.009毫克/立方米。

全市各级环境监测机构 1 个,环境监测人员73人。全年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22 个,总投资1280万元。全市建成烟尘控制区 6 个,控制区总面积26.4 平方公里;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9 个,环境噪声达标区总面积26.4 平方公里。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07年末,全市总人口为106.9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48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9.27‰,死亡率为5.45‰,自然增长率为3.82 ‰,比上年下降0.25个千分点。

2007年,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4092元,比上年增长17.8%。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27元,实际增长20.1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393元,实际增长15.6 %。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8244元,增长18.0%。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电脑53台,人均居住面积37.5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3165元,增长3.7 %。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110台,电话机70台,移动电话机120台,人均住房面积36.8平方米。

全市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4.52万人,比上年增长0.3%;参加医疗保险人数11.96万人,增长9.9 %;参加失业保险人数6.8万人,增长2.8 %;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3140.74万元,增长11.6 %,1.04万户受益;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769.4万元,1.21万户受益。

注: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