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15 宜昌市统计局

2008年,宜昌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了极为严峻的挑战和重大考验。面对挑战,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持科学发展、抢抓发展机遇、深化改革开放,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全市经济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026.56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已连续5年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速度,经济较快增长的区间逐步拉长。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36.99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551.36亿元,增长19%;第三产业增加值338.21亿元,增长11.3%。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3.4:52.8:33.8变化为13.4:53.7:32.9。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25445元。

全市完成区域财政总收入197.58亿元,增长20.2%。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4.27亿元,增长24.5%。地方一般预算支出105.30亿元,增长33.5%。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5%,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2.9%。商品零售价格上涨5.6%。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4.8%。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7.67%,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7.21%,生活资料价格上涨9.98%。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1.8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0.3%。房屋销售价格上涨8.8%,其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上涨9.7%,二手住宅价格上涨5%;房屋租赁价格上涨4.6%。

表1 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

单位:%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8.4万人,新增农民转移就业8.7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91.96千公顷,比上年增加22.41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20.25千公顷,减少2.46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04.46千公顷,增加21.64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98.85千公顷,增加8.77千公顷;水果面积110.74千公顷,增加11.74千公顷;茶叶面积37.98千公顷,增加3.83千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151.74万吨,比上年增产6.64%。全年棉花产量2.68万吨,比上年减产11.98%。油料产量21.2万吨,增产14.62%。蔬菜产量244.84万吨,增产12.21%。水果产量167.94万吨,增产20.36%。茶叶产量3.07万吨,增产37.19%。全年肉类总产量45.96万吨,比上年增产6.79%。全年水产品产量13.62万吨,增产29.06%。全年木材产量14.9万立方米,增产11.69%。

全年有效灌溉面积101.59千公顷,年末全市自来水受益村达821个,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17.77万千瓦,农用拖拉机64983台。全年农村用电量6.21亿千瓦时,增长31.6%。

三、工业

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52.22亿元,增长22.8%,其中内资企业增长23.0%;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6.9%,外商投资企业增长29.5%。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22.1%,重工业增长22.9%。电力、化工、食品医药三大支柱产业实现增加值340.59亿元,占全市总量的75.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非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9.9%,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9.8%,饮料制造业增长32.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8.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2.5%,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5.1%,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43.0%,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1.3%。

表2 2008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3.46亿元,比上年增长34.1%。分城乡看,城镇投资455.59亿元,增长33.6%;农村投资67.87亿元,增长37.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7.16亿元,比上年增长51.1%;第二产业投资313.8亿元,增长39.1%;第三产业投资192.5亿元,增长25.5%。

表3 2008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56.68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全市房屋施工面积537.57万平方米,增长2.8%;其中商品住宅452.52万平方米,增长2.5%。房屋竣工面积114.01万平方米,下降27.2%;其中商品住宅102.66万平方米,下降18.8%。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含现房和期房)140.78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135.10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42.22亿元,其中商品住宅39.16亿元。

表4 2008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8.19亿元,比上年增长24.6%。分地域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31.05亿元,增长26.2%;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57.14亿元,增长22.3%。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322.72亿元,增长24.6%;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59.54亿元,增长24.9%;其他行业零售额5.93亿元,增长20.7%。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粮油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53.2%,肉禽蛋类增长38.8%,服装类增长35.7%,汽车类增长21.9%,石油及制品类增长42.7%,日用品类增长25.4%,文化办公用品类减少22.7%,通讯器材类增长67.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9.9%,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6.3%,家具类增长88.7%,化妆品类增长10.1%,金银珠宝类增长39.0%,中西药品类增长7.6%。

六、对外经济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3712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0.4%。其中,出口额90502万美元,增长48.0%;进口额46626万美元,增长92.2%。全年,五大出口基地产品共出口66953万美元,增长39.7%,占全市出口总额的73.98%。其中:机电产品基地出口14940万美元,增长54.1%;电子元器件基地出口10207万美元,增长19.9%;磷化工产品基地出口28184万美元,增长45.9%;纺织品基地出口4041万美元,减少14.6%;农产品基地出口9278万美元,增长63.2%。

表5 2008年对主要国家和地区出口总额及比重

单位:万美元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7家。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6013万美元,增长17.6%。其中,制造业占78.45%;房地产业占17.2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1.75%。

全市对外经济合作业务完成营业额6613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8.4%。其中,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66011万美元,对外劳务合作完成124万美元。全市累计外派人数2127人次,增长5.4%。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02.72亿元,比上年增长10%。全年公路、水运完成货物周转量97.08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58.9%;旅客周转量59.94亿人公里,增长7.9%。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达到13.43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2.5%,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9.17万辆,增长17.7%。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18.32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其中,邮政业务收入1.58亿元,增长10.5%;电信业务收入16.74亿元,增长12.4%。固定电话用户年末达到83.70万户,城市电话普及率达到23.2部/百人;农村电话普及率达到25.72部/百人。新增移动电话用户48.1万户,年末达到216.23万户。互联网上网人数23.03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