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0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以扩大内需为主的系列方针政策,克服各种困难,抢抓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取得了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新成就,基本实现了发展和改革的各项预期目标。 一、综合 国民经济呈现恢复性增长。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78.5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66亿元,增长11.0%;第二产业增加值91.06亿元,增长3.4%;第三产业增加值61.78亿元,增长8.5%。全年社会劳动生产率5236元,上升5.6%。 市场价格总水平降中趋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1.2%。其中,食品类下降3.7%,衣着类下降2.9%,家庭设备及用品类下降1.7%,交通和通讯工具类下降6.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下降0.2%,医疗保健类则上升0.8%,居住类上升5.3%,服务项目类上升8.0%。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2.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下降1.9%。全年价格总水平降幅比上年明显减小。 劳动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市从业人员163.5万人,比上年下降1.7万人。再就业工程取得新进展。2000年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新增297人,通过多种途径使9650人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与上年基本持平。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仍很突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还未形成,社会就业压力增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需要在以后工作中逐步予以解决。 二、农业 2000年,面对严重的春夏连旱和秋季阴雨,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农作物种植业结构有所调整。 粮油产量稳定双增。全年粮食总产量93.11万吨,比上年增产10.72万吨,增长13.0%。其中,夏粮增产2.72万吨,秋粮增产8.00万吨。主要经济作物中,水果产量8.01万吨,增长30.6%;茶叶978吨,增长11.9%;烟叶3900吨,下降13.3%。蔬菜种植面积持续增加。全年实际种植面积48.39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0.6%;蔬菜产量91.89万吨,增长11.4%。 畜牧业和渔业平稳增长。全年肉类总产量11.83万吨,增长1.8%,其中,猪肉10.68万吨,增长2.5%。水产品产量2.09万吨,增长10.2%。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得到改善。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56.58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2.7%;各种农用拖拉机4343台,增长2.6%;农用汽车3601辆,增长45.6%;农村用电量13344千瓦时,下降2.1%;化肥施用量9.44万吨,增长5.9%。 三、工业和建筑业 随着国有工业改革进一步深化以及国有大中型工业扭亏脱困工作力度加大,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正逐步向好的方向转化。 2000年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53.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完成增加值33.47亿元,增长6.1%;集体工业增加值8.70亿元,下降2.1%;股份制工业增加值3.60亿元,增长2.7%;其他类型工业增加值8.08亿元,下降8.3%。 全年轻工业增加值3.86亿元,比上年增长10.7%;重工业增加值49.99亿元,增长1.9%。 由于国家降息、债转股和提高出口退税率等政策的推动,加上国内国际市场回暖及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步伐加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全市工业经济效益有所回升,盈利能力明显增强。2000年全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同去年基本持平,其中工业总资产贡献率提高了0.76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提高了0.54个百分点,流动资金周转率加快了0.09次。全年盈利企业比上年多盈利2.56亿元,亏损企业比上年少亏损1.31亿元,致使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增长1.8倍,达到7.67亿元。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国有建筑企业完成增加值9591万元,比上年增长15.7%。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状况得到基本好转,建筑市场管理有所强化,建筑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国有建筑企业劳动生产率为16437元,增长14.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5.7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5.87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69.95万平方米,增加14.78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在汉十公路、电网改造等重点投资项目的拉动下,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一定增长,有效地支撑了全市经济的回升。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81亿元,比上年增长2.0%。若考虑汉十高速公路因素,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总额达到34.81亿元。接经济类型划分,国有经济投资17.90亿元,增长4.6%;集体经济投资4.17亿元,下降1.7%;城乡居民个人投资4.87亿元,下降4.3%;其他经济投资3.87亿元,增长27.7%。在国有经济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9.76亿元,增长4.9%;更新改造投资7.49亿元,增长3.6%;房地产开发投资0.65亿元,下降35.0%。 年内,50万元以上投资新开工项目407个。全年新增固定资产15.98亿元,比上年增长47.1%。年内新增生产能力有:水力发电1.0万千瓦,城市道路扩建长度18公里,输电线路长度(11万伏以上)1320公里,水泥2.2万吨/年,光纤通讯电缆57芯公里,长途电缆43延长公里。 五、交通和邮电业 全年交通运输业和邮电通信业完成增加值10.19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5.5%上升到5.7%。交通运输业发展平稳。全年完成水路和公路客运量330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8%。其中公路客运量3273万人次,增长3.7%;客运周转量146482万人公里,增长5.0%;货运量1294.5万吨,货运周转量56515万吨公里。年末,拥有各种营运工具8923辆(台),增长1.4%。 邮电通信业快速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1126万元,比上年增长10.0%。城乡电话用户19.75万户,新增3.7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8.53万户,新增2.06万户;无线寻呼用户12.3万户,新增5万户。全年数据通信用户达到6958户,比上年增加3154户。年末电话交换机总容量35.86万门,比上年增长1.4%。 六、国内贸易 2000年,在扩大消费需求和延长节假日政策措施的拉动下,消费品市场保持稳中有热的运行格局。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45亿元,比上年增长4.2%,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6.6%。 城乡市场运行平稳。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51.35亿元,比上年增长5.4%;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7.10亿元,增长1.0%。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消费品零售额39.43亿元,比上年增长6.1%;餐饮业8.05亿元,增长3.5%;其他行业20.98亿元,增长1.3%。集市贸易有所萎缩,全市商品成交额32.88亿元,下降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