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旅游业加快发展。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2.56万人次,同比增长26.7%;旅游外汇收入1006.09万美元,同比增长12.7%;接待国内旅游者750.71万人次,同比增长8.8%;国内旅游收入40.28亿元,同比增长16.6%。 八、财政、金融与保险 财政收入态势良好。2007年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687521万元,同比增长8.9%。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实现240153万元,同比增长16.5%。其中:国税收入53848万元,同比增长16.1%,地税完成131063万元,同比增长21.2%。财政总支出715234万元,同比增长26.0%。 金融运行平稳。2007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83.6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9%,其中:储蓄存款469.7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6%;企业存款138.9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7%。全市完成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44.8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5%,其中:短期贷款172.32亿元,增长4.2%;中长期贷款163.56亿元,增长36.8%。全年货币累计回笼21.8亿元,同比增长26.1%。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全市保费收入20.13亿元,同比增长39.0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5.71亿元,同比增长112.3%;寿险保费收入14.42亿元,同比增长22.3%,其中健康险保费收入1.4亿元,意外险保费收入0.27亿元。全年各项赔款和给付支出7.35亿元,同比增长56.7%。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继续发展。2007年,全市经省科技厅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208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9家,全年共组织申报国家、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08项,共争取国家和省级各类科技项目48项,获无偿资助经费近2000万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市共申请专利1500件。 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02.81亿元,同比增长26.1%。其中:电子信息增加值1.51亿元,同比增长25.6%;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增加值1.17亿元,同比增长40.3%;新材料增加值8.46亿元,同比增长34.1%;先进制造业增加值81.93亿元,同比增长21.0%,新能源与高效节能增加值8.19亿元,同比增长65.8%。 教育事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401所,在校生83.24万人。其中普通高校3所,在校生2.34万人;中等职业学校43所,在校生6.87万人;普通中学273所,在校学生35.65万人;小学1041所,在校生33.92万人。全市现有专任教师5.09万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稳步发展。2007年末,全市艺术表演团体10个,文化馆9个,博物馆6个,公共图书馆9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6.4%;电视综合覆盖率为97.1%。全市有线电视用户36万户。2007年度文化市场共处罚违规网吧107家(次),其中停业整顿23家、罚款48家、停业整顿且罚款36家,同时还会同公安、工商等部门对全市娱乐市场开展大型专项整治活动3次,有效保证了襄樊人民的文化生活。 卫生事业继续发展。2007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2668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31个,疾病控制中心(防疫站)8个,妇幼保健院10个;卫生机构床位数3.6万张;卫生机构人员7.07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0万人,执业医师1.68万人,注册护师(士)1.71万人。 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2007年我市成功的承办了2007-2008年全国男子排球联赛湖北男排的主场比赛,现场观战人数达到42000人次,扩大了排球运动在襄樊的影响。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进展。2007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为582万人。其中非农人口193.35万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73.1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为12.57%。新出生人口6.0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4‰;死亡人口3.35万人,死亡率为5.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6‰。全市男女性别比为105.6:100。 居民收入增长较快。2007年襄樊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912.18元,同比增长19.7%;市区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8447.92元,同比增长16.85%,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8.33%;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29.18平方米,增加0.16方米。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14元,同比增长16.9%;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8.93%;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5.29平方米,增加0.75平方米。 社会保障工作全面发展。全市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70.4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41.71万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60.69万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由上年的150元提高到185元,15万多城镇困难居民享受低保,11万多农村特困群众获得低保救助,6000多户农村危房得到改造,2万多极端贫困人口摆脱贫困,7万多低收入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 十二、资源、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 土地资源管理取得进一步成效。2007年全市常年耕地面积409.57千公顷,比去年增加2.99千公顷。 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2007年全市节能减排工作全面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成效显著。2007年,全市共关停造纸企业19家,制浆生产线4家,关停小水泥生产企业6家,实现年减排主要污染物化学需养量3000多吨,减排二氧化硫排放量600多吨。市区全年环境空气优良天数由上年的291天增加到311天。当年造林面积合计1.31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87千公顷。 安全生产情况良好。2007年襄樊市安全生产四项指标全面下降,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同比分别下降11.9%、0.65%、6.76%和2.98%。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襄樊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人口数据为公安局户籍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