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14 襄樊市统计局

襄樊市统计局 2008-03-10

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牢固树立发展第一、富民优先、和谐至上的理念,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实力为重点,努力实现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07年,襄樊市生产总值785.45亿元,同比增长1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0.03亿元,同比增长6.8%;第二产业增加值342.43亿元,同比增长16.7%;第三产业增加值302.99亿元,同比增长14.6%。人均生产总值14478元,同比增长14.6%。

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2007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8.7:43.1:38.2调整为17.8:43.6:38.6,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0.5个百分点。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市场主体成长加快。2007年工业企业达到43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上年的546家增加到716家。产品创优、技术创新取得新的成效,新增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5个,国家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家。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86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30家。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城乡市场繁荣活跃,沃尔玛、武商百货等大型连锁超市入驻市区,农村商业网点达到7200个。

县域经济协调发展。2007年,7个县(市)区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31.26亿元,同比增长14.2%,占全市生产总值的54.9%;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5.82亿元,同比增长44.5%;县域工业占全市工业的比重由上年的26%上升到29%。

市场物价稳中有升。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5.11%,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3.57%,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涨2.26%,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上涨4.95%。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2007年,全市粮食面积603.52千公顷,同比增长3.46%,粮食总产量78.96亿斤,是2000年以来最高水平;全年棉花总产量3.67万吨,同比增长7.3%,全年油料总产量5.6亿斤,同比下降9.7%,全年蔬菜总产量61.96亿斤,同比下降1.6%;全市主要畜禽产品的产量全面增长。生猪出栏达到485.5万头,同比增长15.0%;羊出栏98.78万只,同比增长13.6%;牛出栏46.3万头, 同比增长17.8%;家禽出笼6232.6万只,同比增长10.1%;禽蛋产量18.2万吨, 同比增长14.8%;牛奶产量4644吨,同比下降2.6%;水产品产量19.87万吨,同比增长19.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2007年,全市工业增加值311.18亿元,同比增长17.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5.87亿元,增长22.16%。龙头及支柱产业是襄樊市工业经济增长主动力。全年汽车、纺织、烟草食品、医药化工、能源电力完成工业总产值654.65亿元,同比增长14.85%,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82.6%。

主要产品产量平稳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白酒产量2.47万千升,同比增长42.0%;卷烟产量283.73亿支,同比增长17.3%;纱产量19.04万吨,同比增长1.3%;布产量4.86亿米,同比增长8.0%;服装产量1348.46万件,同比增长7.6%;水泥产量359.96万吨,同比增长57.5%;汽车产量19.27万辆,同比增长18.6%;发电量88.01亿千瓦小时,同比增长11.4% 。

工业经济效益水平不断提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8.07%,元-11月,716户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56.76亿元,同比增长34.3%;实现利润25.62亿元,同比增长39.9%;完成税金总额35.98亿元,同比增长37.3%。

建筑业稳定发展。全市建筑业完成增加值31.25亿元,同比增长10.0%。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进一步扩大。2007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250亿元大关,达到265.8亿元,同比增长32.6%。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36.5亿元,同比增长33.6%,施工项目1407个,同比增加89个,其中:新开工项目881个,比去年净增78个。2007年市委、市政府确立了92个过亿元的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42亿元,占城镇以上完成投资的60% ,成为推动全市投资快速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新型工业化项目比重提高。从投资的产业结构看,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32.8亿元,同比增长46.4%。其中工业投资大幅提高,完成投资132.2亿元,占城镇以上投资比重达55.9%,同比增长46.3%,高于全市城镇以上投资增幅的12.7个百分点,成为我市经济健康发展的一大亮点。在工业投资中,制造业完成投资99.16亿元,比去年净增43.1亿元;电力燃气及水投资完成31.32亿元,比去年减少2.11亿元,同比下降6.3%。92个亿元项目中,新型工业化项目有57个,占92个亿元项目61.96%。

房地产快速发展。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36.87亿元,同比增长24.3%。房屋施工面积达到397.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2%;商品房销售面积151.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6.9%;商品房空置面积27.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0%。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持续升温。2007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8.87亿元,同比增长18.3%。分地域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51.62亿元,县零售额完成20.47亿元,县以下零售额完成56.77亿元,分别增长18.9%、17.6%和16.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53.9亿元,同比增长27.4%;住宿餐饮业34.0亿元,同比增长21.3%;其他行业47.51亿元,同比增长14.6%。

六、对外经济贸易

外贸进出口总额再迈新台阶。2007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40295万美元,同比增长29.2%。其中:外贸出口额达27719万美元,同比增长25.9%;一般贸易出口总额27182万美元,同比增长29.04%。进口12576万美元。进出口贸易顺差为15143万美元。

利用外资快速发展。2007年,全市实际使用外资10700万美元,同比增长15.3%,超额完成目标任务8900万美元的20.2%。 2007年,新批外资项目13个,其中来自东南亚和港澳台的外商投资企业共11家。新加坡丰益投资公司与山东鲁花集团合资经营的襄阳鲁花花生油项目,投资总额2934万美元,合同外资421万美元,将对提升我市农业产业化水平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2007年全市等级公路通车里程22559.8公里,其中高级公路270.3公里。全市货物周转量451203万吨公里,同比增长7.1%;旅客周转量359409万人公里,同比增长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