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旺,200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9.34亿元,比上年增长13.5%。从城乡市场看,城乡市场逐渐趋于同步发展,市、县、县以下零售额分别完成76.33亿元、26亿元和27.01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3.7%、13.5%和12.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零售额107.13亿元,增长13.2%。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7.51亿元,增长15.4%。 2005年,消费品市场汽车、住房、信息产品、教育服务型消费亮点频现。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通讯器材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比上年分别增长1.2倍和1.1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俱类销售额分别增长65.8%和56.2%;汽车类、金银珠宝类销售额分别增长32.8%和19.2%。2005年全市超亿元的消费品市场5个,全年成交额达到6.69亿元。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完成7.2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1%。其中,进口额4.24亿美元,增长21.4%;出口额2.98亿美元,增长33.6%。其中,一般贸易出口1.55亿美元,增长95.3%,加工贸易出口1.44亿美元,下降0.4%。2005年,全市出口额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达到8家,比上年增加3家。2005年经济外向度进一步提高,外贸出口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7%,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24亿美元,同比增长14.9%。外商直接投资19112万美元,增长12.1%。2005年,全市外商投资新批项目18个,其中,中外合资企业11个,外资企业6个,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1个,合同外资金额9393万美元。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业完成增加值21.13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全年完成货运量5985万吨,增长12.4%;客运量完成3710万人,增长13.5%。全年完成货运周转量67.23亿吨公里,完成客运周转量12.86亿人公里,比上年分别增长13.5%和15.2%。 全年邮电通信业完成增加值8.90亿元,比上年增长13.1%。邮电通信业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8.6亿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38.92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26.85万户,农村电话用户12.0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65.5万户。 全年国内旅游人数14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8.8%;国内旅游收入5.98亿元,增长50.3%。海外旅游人数2488人,增长58.4%;外汇收入93.42万美元,增长1.27倍。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2005年实现财政收入31.73亿元,比上年增长37.7%,高于当年经济增长速度24.8个百分点。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96亿元,同比口径增长26%。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8.2%,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全年财政支出23.77亿元,增长27%。 2005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78.35亿元,同比增长20.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67.76亿元,同比增长16.5%。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35.37亿元,同比增长4.5%;存贷差额142.98亿元。现金收入680.21亿元,增长17.8%;现金支出707.05亿元,增长17.3%;货币净投放26.84亿元,增长5.9%。全年保费收入5.50亿元,比上年增长13.9%;保险赔付支出1.32亿元,下降18.5%。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市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2.87万人,比上年增加0.42万人,增长17.1%;成人高校在校生0.64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6所,在校学生2.4万人,增长17.1%;普通中学151所,在校学生20.93万人,增长4.3%;普通小学701所,在校生27.13万人,下降6.9%。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7%。 全年专利申请量690件,专利授权量300件。组织申报国家、省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06项;争取省和国家科技资金877万元。市级鉴定科技成果50项,居国际领先水平2项,居国际先进水平5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和创新奖14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 200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104.71亿元,比上年增长33.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27%,比上年提高5.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完成37.1亿元,增长28.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6.3%,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0.25%,比上年提高3.05个百分点。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3个,文化馆4个,公共图书馆4个,博物馆4个,电影放映管理机构3个。广播电台2座,电视台3座,有线电视用户22.53万户。全年出版市级报纸2696万份,其中,黄石日报756万份,内部期刊9万册。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279个,卫生技术人员10991人,病床床位7891张;卫生防疫、防治机构4个,卫生技术人员307人。 全市运动健儿在国际比赛中共获得3枚金牌、1枚银牌。在全国比赛中,有4人夺得第一名,1人夺得第二名,2人夺得第三名。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 十一、人口与人民生活 2005年,黄石市人口出生率为8.26‰,死亡率为4.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16‰。年末全市总人口为252.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125.41万人,乡村人口为127.39万人。按常住人口计算,2005年黄石市城镇化率达到49.6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03元,比上年增加638元,增长8.1%;农民人均纯收入2810元,比上年增加184元,增长7%。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用于吃的支出比重继续下降,用于吃以外的居住、学习、文化娱乐、交通通讯等方面支出比重显著上升。2005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1%和46.7%,均比上年有所下降。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4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1%;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6.9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5.3%。 十二、资源和环境 全市水资源总量29.2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1163立方米。总供水量12.9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供水12.6亿立方米,地下水源供水0.32亿立方米。 2005年,黄石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主要指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其中,二氧化硫0.036毫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0.12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碳0.0365毫克/立方米。空气污染指数为72(属于优良),空气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的天数310天,比2004年多33天,优良率为84.9%。 全市各级环境监测机构3个,环境监测人员71人。全年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35个,总投资0.95亿元。全市建成烟尘控制区7个,控制区总面积71.8平方公里;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24个,环境噪声达标区总面积69平方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