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各项改革,狠抓项目建设,大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取得明显成效。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因素得到抑制,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经济活力不断增强,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教育、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05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GDP)362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56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187.49亿元,增长15.9%;第三产业增加值144.08亿元,增长11.2%。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4年的8.6:53.9:37.5调整为8.4:51.8:39.8。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稳步上升。同2004年相比,第三产业比重上升2.3个百分点,一、二产业比重分别下降0.2和2.1个百分点。2005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4358元,比上年增长13.8%。 在黄石市经济增长中,内需拉动作用明显,外需拉力有所增强。初步测算,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5.1%,拉动GDP增长5.82个百分点;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8.6%,拉动GDP增长6.27个百分点;出口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3%,拉动GDP增长0.81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1.9%,比上年上涨1.9%。分品种看,食品价格上涨4.4%,居住类价格上涨4.8%,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8%,家庭服务类价格上涨0.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0.4%,烟酒及用品价格下降0.6%,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下降0.1%,衣着类价格下降4%。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3.9%。 年末全市城镇就业人员77.3万人,净增2.1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57万人,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1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与上年持平。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增长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农民增收速度减缓,工业投资力度减弱,煤电油运紧张,就业压力还比较大等。 二、农业 农业经济形势继续好转。全年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46.82亿元,比上年增长5.4%。完成农业增加值30.5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4%。其中,种植业增加值17.13亿元,增长2.2%;林业增加值1.10亿元,增长18.1%;畜牧业增加值5.77亿元,增长2.1%;渔业增加值6.05亿元,增长6.6%;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51亿元,增长3.5%。 农作物播种面积稳步增加。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22.47千公顷,比上年增加2.96千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32千公顷,增长0.34%;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播种面积90.47千公顷,增长2.85%。 主要农产品产量均保持增长。粮食总产量64万吨,增长0.4%;油料6.96万吨,增长2.5%;蔬菜67.08万吨,增长5.5%;水产品产量9.91万吨,增长5.6%;禽蛋产量1.57万吨,增长1.7%;生猪出栏90.66万头,增长2.7%;牛出栏8176头,增长14.8%;肉类总产量7.91万吨,增长0.4%。 2005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43.84万千瓦,比上年增加1.03万千瓦。农村用电7.0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4.3%。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3.94万吨,增长2.9%。有效灌溉面积34.09千公顷,增长1.9%;旱涝保收面积26.77千公顷,增长4.7%。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387.38亿元,比上年增长32.8%。重工业产值为351.69亿元,增长35%;轻工业产值35.69亿元,增长14.7%。规模以上工业中的轻、重比例为9.2∶90.8。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总产值137.18亿元,比上年增长23.4%;集体企业总产值24.48亿元,增长3.2%;其他经济类型企业总产值225.72亿元,增长64.2%。2005年,全市工业增加值170.16亿元,增长16.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1.42亿元,增长26.4%,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3.1%,比上年提高9.6个百分点。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更加突出,2005年工业经济的发展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1%。产销衔接趋好,工业生产保持了产销两旺的发展态势。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销售产值386.13亿元,增长30%,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9.6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8个百分点。 2005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63.7点,比上年提高28.3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9.37%,提高2.19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3.84%,提高0.26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116616元/人,增长28.2%;流动资产周转次数2.15次,加速0.45次;资产负债率62.61%,下降6.71个百分点。全年实现利税33.52亿元,增长43.2%;盈亏相抵后利润总额13.87亿元,增长49.4%。 大中型企业发展速度加快,支撑黄石市工业发展的作用力加强。全市产值过亿元的大中型企业达到54家,共完成总产值32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由2004年的81.1%上升到84.1%,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0%以上。主导产品产量大幅增长,钢材产量249.77万吨,水泥1345.33万吨,分别增长33.1%和21.1%;铝7.36万吨,铜19.44万吨,发电量52.78亿千瓦时,分别增长22.5%、20.3%和53.2%;压缩机产量400.28万台,增长21.5%;镀层板、涂层板产量分别为25万吨、7.16万吨,分别增长35%和26%。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7.33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全市建筑施工企业完成产值66.62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产值46.16亿元,增长13.3%。资质以上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35.91万平方米,增长10.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6.46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其中,城镇以上项目完成投资91.68亿元,增长30.7%。按投资主体划分,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完成投资41.06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8.6%,比上年下降9.5个百分点;非国有投资65.4亿元,比上年增长42.7%。 第三产业投资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支撑作用增强,全年城镇以上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0.1亿元,比上年增长58.8%,占同口径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3.7%,对黄石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1.8%。一批重点项目进展顺利,为黄石经济发展增强了后劲。2005年新增的主要生产能力有:生铁70万吨/年、钢51万吨/年、硫酸12万吨/年、原煤15万吨/年、热轧钢材21万吨/年、冷轧钢材32万吨/年。 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1.33亿元,比上年增长48.3%。全年施工面积达到203.12万平方米,增长48.3%。其中,新开工面积107.3万平方米,下降4.9%。房地产交易市场活跃,全年商品房屋销售额达到12.4亿元,其中,住宅销售额10.1亿元,均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