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全年新增固定资产57.6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46%。建成投产项目181个,项目建成投产率为23%。竣工房屋建筑面积为168.9万平方米,竣工率45.9%。 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新改建公路601公里;新增粮食仓库90万公斤;新增发变电设备能力101万千伏安;新增学生席位36769个,其中新增高等院校和中等学校席位27129个。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6.86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分市县看,市消费品零售额69.2元,增长17.0%;县消费品零售额38.0亿元,增长13.9%;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39.5亿元,增长11.4%。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23.3亿元,增长13.1%;餐饮业零售额19.6亿元,增长25.3%。个体贸易餐饮业零售额11.53亿元,比上年增长15.5%。 六、对外经济 全年海关进出口总额6127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4.4%。其中,出口5487万美元,同比增长85.1%;进口640万美元,同比下降50.0%。 利用外资有较大增长。全年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9个,比上年增加3个。合同利用外资金额604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1%;实际利用外资418万美元,比上年下降68.2%。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持续发展,综合运输能力提高。全年公路运输完成货物周转量164805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0%。旅客周转量完成230872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5%。货运量2452万吨,增长2.4%;客运量3795万人次,增长0.8%。公路路网建设较快发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8716公里,其中干线公路通车里程1438公里,干线公路中二级以上公路通车里程123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77公里。公路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81.2公里。 邮电通信业较快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3.76亿元,比上年增长56.9%;年末公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108.75万门。电话普及率达到10部/百人,比上年增加0.9部。移动电话新增用户16.82万户,年末用户达到78.21万户,小灵通新增用户7.44万户。计算机互联网用户59349户。 旅游业有了快速发展。旅游服务功能逐步加强,全市国内旅行社17家,国际旅行社3家,星级饭店发展到12家,能够满足海内外旅游者需求。旅游资源开发成效显著,商丘知名度不断提高。全市旅游景区发展到11家,全年全市共接待入境旅游者23669人天,比上年增长40.26%;接待国内旅游者462.34万人天,比上年增长39.24%。全年全市旅游总收入23.48亿元,占全市GDP的5.1%,旅游创汇收入1.15亿美元。大力发展林河酒、张弓酒、蓝牌啤酒、科迪食品、芒砀石雕、宋绣、刻瓷等旅游商品,全年全市旅游商品收入6.14亿元,占旅游总收入的26.15%。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16亿元,按同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32.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结构趋向合理,收入质量得到改善。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0.0亿元,比上年增长21.4%。 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稳定增加。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05.06亿元,比年初增加51.09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为38.40亿元,比年初增加2.59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241.0亿元,比年初增加41.7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287.34亿元,比年初增加38.5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为232.16亿元,比年初增加20.69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为50.03亿元,比年初增加15.56亿元。工业贷款余额29.7亿元,比年初增加4.07亿元。 保险业健康发展。全年保费收入8.61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9605万元,增长11.5%;人寿险保费收入7.65亿元,增长23.7%。人寿险赔付金额2434万元,陪付率3.2%。财产险赔款金额5871万元,陪付率61.1%。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继续发展。全市有普通中学499所,其中初中454所,高中45所。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98.29%,初中在校学生653318人;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数137499人。普通高等学校5所,高校在校生22403人。小学教育进一步普及。全市有各类小学3053所,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86%,小学在校学生1078896人。职业教育发展较快。全市有职业中学16所,在校学生数16946人。 科技事业持续发展。2004年末,全市共获得省级科技成果9项,市级科技成果38项,全市科技贡献率达到43%。全年申请专利192件,比上年增长30%;专利授权134件。技术市场平稳。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36项,成交金额1.23亿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继续发展。2004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3个,文化馆14个,公共图书馆9个,博物馆4个。全市有广播电台1座,中波转播台2座,广播人口覆盖率100%;全市有电视台1座,六县及永城市均建有广播电视台(县级称广播电视台),共有广播电视台7座,电视人口覆盖率100%。全市有线电视事业较快发展,有线电视用户达16.1万户。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2004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不包括个体诊所)267个,其中医院41个;病床床位13408张,其中:医院床位8293张;卫生技术人员1987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6738人,注册护士4850人。年末全市共有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3个,卫生技术人员1420人。妇幼卫生机构9个,卫生技术人员1202人。农村乡(镇)共有卫生院191个,床位4367张,卫生技术人员5872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全年共组队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15次,我市运动员获得金牌14枚,银牌22枚,铜牌26枚。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事业稳步发展。全市环境监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环境污染加剧趋势得到一定遏制。年末全市各级环境保护机构28个,环境保护人员1151人。其中,各级环境监测站8个,环境监测人员267人。全年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36个。 城市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在全市建成了8个烟尘控制区,面积达139.2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空气污染指数小于100;建成4个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达55平方公里。建成区噪声平均值为55.2分贝;城区垃圾处理厂日处理各种垃圾780吨,生活垃圾无公害处理率达95%。商丘城区绿化率达35.3%,城市饮用水指标达标率97.6%。 十二、人口 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下降。据市统计局3%抽样调查结果,2004年全市总人口813.59万人,出生人口6.98万人,出生率为9.58‰;死亡人口4.04万人,死亡率为5.54‰;全年净增人口2.89万人。自然增长率为4.04‰;全年城镇人口192.82万人,占23.7%;乡村人口620.77万人,占76.3%;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7.82%,老年人口达到63.62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