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14 濮阳市统计局

濮阳市统计局

(2008年3月28)

200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大力实施“以工兴市”战略,国民经济呈现平稳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532.84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8.95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342.72亿元,增长17.1%;第三产业增加值111.17亿元,增长13.3%。人均生产总值14784元,增长14.0%。三次产业结构为14.8:64.3:20.9,三产业比重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77.08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49%提高到52%。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6.0%,涨幅较上年扩大4.9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5.7%,拉动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5.2个百分点,占全部涨价因素的86.7%;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5.6%;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12.4%;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总水平上涨8.2%;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总水平上涨4.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上涨6.0%。

表1: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以上年为100

类       别 指  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6.0

#城市  106.0

农村  107.1

#食品  115.7

#粮食  105.8

油脂 137.4 

肉禽及其制品  140.3

蛋类 124.4 

鲜菜  104.8

烟酒及用品  101.4

衣着   98.7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104.5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101.1

交通和通信   98.8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99.2

居住  104.5

年末全市城镇从业人员32.4万人,增长3.3%,城镇在岗职工31.4万人,增长3.4%,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9551元,增长24.2%;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88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59万人,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再就业1.5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34万人,比上年增长6.7%。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1亿元,比上年增长24.7%,其中:税收收入17.4亿元,增长27.3%,税收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5.2%,较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54.4亿元,增长28.3%,其中:教育支出增长30.5%,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增长39.5%,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36.8%。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72.95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0.45千公顷,其中:小麦种植面积211.03千公顷,增加8.99千公顷,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158.13千公顷,占小麦种植面积的比重为75%;棉花种植面积15.73千公顷,减少0.89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35.47千公顷,减少1.16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65.78千公顷,增加6.65千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241.9万吨,比上年增产7.1%;肉类产量26.5万吨,增长15.3%;蛋产量33万吨,增长11.9%;奶产量4.7万吨,增长40.5%;棉花产量1.30万吨,减产29.2%;油料产量15.86万吨,增产1.7%;水产品产量0.84万吨,增产15.0%。

表2:2007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产量(万吨) 比上年增长(%)

粮食 241.86  7.1

夏粮 138.84  7.6

秋粮 103.02 6.4

油料 15.86 1.7

#花生 15.55 2.0

棉花 1.30 -29.2

蔬菜 225.87 14.0

水果 23.78 18.5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390.2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79%;农用拖拉机10.10万台,增长2.49%;农用运输车12.32万辆,增长0.82%;农村用电量4.46亿千瓦小时,增长5.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11.9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63.3亿元,增长20.5%;产品销售率98.9%。

表3: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要分类情况

指       标 增加值(亿元) 比上年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263.3 20.5

#轻工业 90.2 44.2

重工业 173.1 10.9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126.2 3.6

非公有制工业 121.8 43.7

#国有企业 44.4 4.4

集体企业 6.6 17.3

股份制企业 146.6 17.9

股份合作制企业 7.2 46.3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4.9 92.6

其他 53.6 38.2

#高技术产业 3.9 20.6

八大支柱产业共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0.13亿元,同比增长19.6%。其中:石油和化工工业、玻璃及电光源业和食品工业拉动作用明显:石油和化工工业完成增加值127.06亿元,同比增长4.3%,拉动全市工业生产增长2.4百分点;玻璃及电光源业完成增加值40.29亿元,同比增长53.0%,拉动全市工业生产增长6.4个百分点;食品工业完成增加值36.65亿元,同比增长32.9%,拉动全市工业生产增长4.2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汽油增长24.7%;钢材增长145.9%; 铝合金增长94.2%;塑料制品增长31.7%;日用玻璃制品增长75.4%;人造板增长34.3%;服装增长12.9%;水泥增长14.1%;天然原油、天然气、布和化学农药原药分别同比下降1.8%、9.8%、61.7%和44.0%。

表4:2007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 位 本年完成 比上年±%

原    油 吨 3050700.0 -1.8

天 然 气 万立方米 148000.0 -9.8

纱 吨 40248.5 52.0

布 万米 665.1 -61.7

白    酒 千升 7993.8 17.1

服    装 万件 142.2 12.9

乙    烯 吨 211450.0 -1.4

丙    烯 吨 84361.0 -3.8

精 甲 醇 吨 86441.0 -1.2

机 制 纸 吨 250881.6 23.4

汽    油 吨 224405.0 24.7

柴    油 吨 384918.0 16.6

合 成 氨 吨 225516.0 -16.3

化    肥 吨 126048.0 -7.7

小 麦 粉 吨 1660624.9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