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漯河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国家宏观调控大局,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国民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主要指标达到了多年来的最好水平。 一、综合 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322.1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增幅再创1997年以来新高。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7.8亿元,增长8.5%;第二产业增加值200.6亿元,增长19.2%;第三产业增加值63.7亿元,增长12.9%。三次产业结构为17.9:62.3:19.8。全市人均生产总值12768元,突破1500美元。 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高。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 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2.9亿元,比上年增长66.0%。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2.2%和12.0%。 物价水平温和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1%,居住价格上涨8.2%。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3.0%,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总水平上涨7.8%。 劳动就业保持稳定。年末全市就业人员151.3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其中城镇就业人员19.3万人,同比增长1%。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低于全省0.5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仍不够大,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第三产业比重不高;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虽然较快,但投资总量相对较小,特别是工业投入需要加大;农业基础比较薄弱,农产品价格下降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二、农业 种植业生产获得较好收成。全年粮食总产量132.8万吨,比上年增长0.7%,是历史上第三个好年份。夏粮总产量77.7万吨,受病虫害影响,减产3.8%;秋粮总产量55.1万吨,增长7.5%。油料总产量6万吨,增长10.5%;棉花总产量2.2万吨,增长3.5%;烟叶总产量1.3万吨,增长18.8%;蔬菜总产量263.0万吨,增长17.9%。 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粮经比例为64:36,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达137万亩,占小麦播种面积的69.3%。畜禽优质产品率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不断扩大。 畜牧养殖业稳步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28.4万吨,比上年增长10.0%;禽蛋产量10.6万吨,增长7.2%;生猪出栏325.1万头,增长13.4%。奶业生产保持高速增长,奶类产量5.5万吨,增长76.4%。水产品产量0.5万吨,增长9.7%。 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年有效灌溉面积145.3千公顷,新增2.2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26千公顷,新增2.7千公顷。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216.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9%;农用拖拉机9.3万台,增长0.3%;农用运输车3.9万辆,增长16.1%。农村用电量3.6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0.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89.5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增加值136.5亿元,比上年增长24.0%。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42.9亿元,增长15.1%;集体企业增加值21.8亿元,增长27.1%;股份制企业增加值73.6亿元,增长25.0%;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9.0亿元,增长33.4%。轻工业增加值101.1亿元,增长27.4%;重工业增加值35.4亿元,增长14.7%。 工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在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0.3%;食品工业完成增加值87.3亿元,增长26.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64.0%;非公有制工业经济增势强劲,全年非公有制工业完成增加值65.0亿元,比上年增长28.5%。 工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全年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216.1%,创历史最高水平,比上年提高37.2个百分点。产品销售收入537.6亿元,比上年增长37.7%。实现利税64.9亿元,增长54.3%,其中实现利润42.9亿元,增长66.0%。工业品产销衔接良好,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98.2%,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建筑业保持稳步增长。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1.3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实现利税5106万元,增长4.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高速扩张。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4.2亿元,比上年增长46.1%,其中城镇以上投资84.9亿元,增长51.7%。 工业投资增势强劲,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保持高速增长。全年城镇以上完成工业投资46.6亿元,比上年增长102.6%;房地产业投资16.7亿元,比上年增长53.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11.7亿元,比上年增长42.2%;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1.9亿元,比上年增长34.8%;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投资1.7亿元,比上年增长31.5%;金融业投资0.2亿元,比上年增长25.0%;批发和零售业投资1.6亿元,比上年增长3.6%。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漯平高速公路、双汇集团低温肉制品生产线、大豆蛋白二期及信息化平台、银鸽造纸集团公司10万吨牛皮纸及4万吨生态肥、市中心医院病房大楼、双汇国际花园、金大地化工60万吨真空制盐、热电联供及制碱、颍青化工5万吨合成氨及3万吨尿素、中原祥基高档肉牛示范工程、仁和线材40万吨棒线、小胖购物广场、豫南陆路口岸、澳佳涂料有限公司等一批项目相继投产或投入使用;卷烟厂生产线技改、新锐化工92万吨玉米深加工、兴茂钛化工钛白粉技改、漯河报业新闻大厦、科教艺术中心、漯河中学、新天地购物广场、家?盛世100国际购物广场、温州商贸广场、中汇广场、台湾旺旺食品加工等项目正在建设中。全年66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8.7亿元。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4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62.1亿元,增长14.8%;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33.4亿元,增长3.2%。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77.8亿元,增长13.8%;餐饮业零售额15.7亿元,增长6.4%;其他行业零售额1.9亿元,增长14.2%。 全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销售额中,汽车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52.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1.4%,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0.2%。 六、对外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