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4 平顶山市统计局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大型项目支撑作用明显。2007年全市完成投资过亿元的项目32个,合计完成投资153.9亿元,占全市城镇以上投资总量的49.4%,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平稳增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郑石高速公路建成全线通车;平高东芝二期工程、宝丰大地水泥200万吨干法水泥生产线、蓝光环保发电公司2号机组扩建、舞钢公司100万吨宽厚板生产线扩建工程、银龙集团20万锭气流纺扩建、天瑞集团火车轮铸造项目、平煤集团朝川焦化厂等工程均已竣工投产;神马博列麦6000吨安全气囊丝项目、天广水泥旋窑扩建工程、平煤集团总医院综合大楼等项目即将投产;平顶山姚孟第二发电有限公司2×60万千瓦机组扩建、燕山水库建设工程、太澳高速公路平顶山段等项目进展顺利。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迈出新步伐。以“双创”活动为契机,完善城市功能,推行城市精细化管理,城市面貌有新改观。开源路南延、凌云路北延、高阳路三期以及程平路改造等工程建成通车,和平路西段步行街、联盟路连片开发和文化宫升级改造工程顺利实施,湛河治理四期工程开工建设,新华路北延、棚户区改造等重点工程稳步推进。全年新增建城区面积2平方公里,湖滨新城初具规模。城镇化率达到38.8%,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9.1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分城乡看,市的消费品零售额126.8亿元,增长19.2%;县的消费品零售额35.5亿元,增长17.6%;县以下零售额36.8亿元,增长15.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60.2亿元,比上年增长16.7%;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36.8亿元,增长30.5%。全年批发零售贸易业和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60.8亿元,增长10.3%。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

外贸出口平稳增长,利用外资取得新进展。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值43829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6%,其中外贸出口总值31706万美元,增长16%,外贸进口总值12123万美元,下降29.6%。全年实际直接利用外资909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6.5%。年末实有“三资”企业336家,比上年增加10家。

旅游业蓬勃发展。2007年全市旅游业总收入18.8亿元,增长24.8%,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39.8万人次,同比增长23.1%。

七、交通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业发展加快。全年完成公路货物周转量32.6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6.2%,公路客运周转量27.2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0.7%。

邮电通信业稳定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5.2亿元,比上年增长27.5%。年末全市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142.1万门,比上年增长12.6%,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233.7万户,增长10.3%,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16.2万户,比上年增长37.2%。

八、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支持续较快增长。据财政部门统计,全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7.7亿元,同比增收13.5亿元,增长30.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50.1亿元,同比增收9.7亿元,增长24%%;市本级完成一般预算收入16.4亿元,增长15.9%;区级一般预算收入10.5亿元,增长23.3%;县(市)级一般预算收入23.2亿元,增长30.8%。全年地方财政支出96.2亿元,比上年增长28.3%,其中一般预算支出84.8亿元,增长24.6%。

金融运行良好。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647.1亿元,比年初增加48.8亿元,增长8.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25.1亿元,比年初增加44.9亿元,增长11.8%。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06.3亿元,比年初增加73.3亿元,增长22%,其中工业贷款余额51.6亿元,增长5%,商业贷款余额36.4亿元,增长12.9%,农业贷款余额76.4亿元,增长16.8%。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持续发展。2007年末,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6万人。科技创新能力有新的增强,全年共申请专利401项,增长49.6%,审批218项。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45项,其中省级15项。全市共认定技术合同132件,技术合同交易额6400万元。“科技兴平”战略取得新成效。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07年末,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总数2452所,教职工58108人,在校生人数90.8万人,其中普通高等学校4所,在校生45583人;中等专业学校9所,在校生2.3万人;普通中学282所,在校生29.5万人。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100%,小学、初中、高中升学率分别为94.7%、49%和51%。成人高等学校招生6217人,在校生14684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招生2907人,在校生6637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长足发展。2007年,全市文化事业繁荣活跃,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到2007年末,全市拥有各类文艺表演团体9个,文化馆9个,公共图书馆8个,藏书61.6万册。《平顶山日报》全年发行量2360万份,《平顶山晚报》全年发行量2560万份。拥有广播电台7座,中波广播发射台1座,电视台7座,有线电视用户增加到23.6万户。档案事业在发展中不断完善提高,全市有国家综合档案馆11个,专业档案馆2个,各级各类综合档案室927个,保藏档案198万卷册,达到省级以上标准的馆室705个。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2007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含诊所、义务室、社区卫生服务站)697个,卫生技术人员15837人,其中执业医师6085人,护师和护士5118人,农村医疗点3045个。全市各种现代化的医疗设备有所增加,医疗水平明显提高,妇女儿童保健、职业病防治、社会无偿义务献血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体育事业成绩显著。全年全市运动员在省级以上体育比赛中共获奖牌50枚,其中金牌14枚、银牌9枚、铜牌27枚,其中获国家级金牌3枚,世界级金牌1枚。

十一、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2007年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以污染减排、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狠抓环境综合整治,各项工作成绩显著。全年关停25台小火电机组,淘汰机械化水泥立窑生产线16条,关闭了天宏焦化66型焦炉和其他10家重污染企业,取缔养鱼网箱60多箱,旅游快艇30条,机动采沙船35条。完成市区周边矸石山的综合整治任务,秸秆焚烧现象得到有效遏制。12369环保热线受理群众投诉1317起,处理率10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6%,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70%;全年出境水质达标率84.7%;全年市区空气质量达标天数313天,达标率达85.8%,比上年增加14.3个百分点;市区交通噪声66.1分贝,比上年降低2.2分贝;全年没有酸雨。

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新进展。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管理,积极推进环保节能技术进步,加大重点流域、区域、行业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成效逐步显现。2007年全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5%,新增日污水处理能力2万吨,新增日处理垃圾能力94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