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4.家庭设备及用品 98.1 5.医疗保健用品 101.1 6.交通通讯工具 98.9 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 100.9 8.居 住 106.3 八、对外经济 外贸出口稳定增长。据海关提供的统计资料,全年进出口总额2.2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1%左右。其中,出口总额1.23亿美元, 下降14.1%;进口总额1.05亿美元,增长68.7%。 外商投资快速增长。初步统计,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8个,协议利用外资7732万美元,增长1.1倍。 九、 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初步统计,全年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4.22亿元, 增长14.3%。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5.76亿元,增长 24.6%。 金融运行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12.17 亿元,比年初增加57.18亿元,增长12.6%。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41.36亿元,增加13.51亿元,增长10.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41.25亿元, 增加39.21亿元,增长13.0%;各项贷款余额333.26亿元,比年初增加28.94亿元,增长9.5%;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41.51亿元,增加12.60亿元,增长5.5%;中长期贷款余额61.89亿元,增加15.19亿元, 增长32.5%。 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070.34亿元, 现金支出1054.46亿元, 均比上年增长14.0%,收支相抵,净回笼货币15.88亿元。 保险业高速发展。 全年保费收入8.52亿元,增长 32.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83亿元,增长34.1%;人寿险保费收入4.99亿元, 增长21.1%;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收入0.7亿元, 增长2.13倍。全年赔付额2.47亿元, 增长76.4%。其中,财产险赔付额1.00亿元,人身险赔付额1.26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付额0.21亿元。 十、 文化、卫生和体育 2001年末, 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8个,文化馆17个, 公共图书馆10个,博物馆8个,档案馆17个。年末中、 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6座。全市广播人口覆盖率96.55%,电视人口覆盖率96.85%,有线电视用户30.4万户。市级电视台周播出时间1197.37小时, 市级广播电台日播出时间108.58小时。全年公开出版报纸10份,各类期刊19份,总发行量6782万份,总印张6110千印张。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2001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307个, 床位1.80万张。卫生防疫机构22个,妇幼卫生机构15个。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90万人,其中医生 7599人, 护师、 护士5253人,卫生防疫防治机构人员996人,妇幼卫生机构人员437人。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村乡(镇)共有卫生院150个,床位3022张,卫生技术人员3914人。农村有医疗点的村数占总村数的98.0%, 乡村医生和卫生员9201人。 体育事业成绩显著。全民健身活动在全市各地普遍展开。 全市在校生体育达标率92.43%。全年共举办乡以上运动会及各种体育比赛330场次, 参加运动员16.0 万人次。我市运动员在国内外各项体育比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牌213枚,其中,金牌88枚,银牌64枚,铜牌61枚。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意识增强。 年末全市环境保护系统共有1292人, 环境监测人员291人,各级环境监测站13个。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3%。涧西污水处理厂建成并投入使用,日处理污水14万吨, 工业废水处理率93.5%,工业废水回用率70.24%。城市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全市建成7个烟尘控制区,面积达106.4平方公里; 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7个,面 积达90.79平方公里。 十二、人口与人民生活 全市年末总人口628.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4万人,其中, 城镇人口190.8万人, 增加3.3万人;乡村人口437.9万人, 增加1.1万人。全年出生80255人,出生率12.81‰,全年死亡36024人,死亡率5.75‰,人口自然增长率7.06‰。在总人口中,0~14岁人口158.7万人,占25.2%;15-65岁人口425.7万人,占67.8%;65岁及以上人口44.3万人,占7.0%。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生活质量有所提高。2001年全市城镇居民(含县城)人均可支配收入5770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85元, 分别比上年增长7.8%和8.5%;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4421元, 比上年增长0.4%。农民人均纯收入2007元,比上年增长1.6%;农民 人均现金收入2015元,比上年增长4.5%,农民人均消费支出1429元,比上年增长6.9%。城乡居民住房面积稳定增加。 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19.47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4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7.5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5平方米。居民收入增长不平衡,一部分低收入居民家庭生活比较困难,农村扶贫与城市解困任务依然艰巨。 社会保障事业稳步发展。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和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保障制度继续推进。全市参加养老保险职工 45.4万人,参加医疗保险职工43万人,参加大病医疗统筹职工27万人。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2001年,全市各类社会福利院床位达1250张, 福利院收养800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5055人。 全市拥有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599个, 社区服务中心29个,市区得到社会保障救济人员67705人次。 注: 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和预计数。 2.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