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建筑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市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46.4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具有建筑业资质的独立核算建筑业企业共完成建安工作量198.9亿元,增长43.7%;施工单位工程个数7423个,其中投标承包工程5491个,增长19.2%,投标承包工程占全部施工工程个数的7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50.3亿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85.4亿元,增长33.2%;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1.9亿元,增长19.6%。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完成投资243.7亿元,比上年增长18.5%;民间投资完成188.5亿元,增长79.7%。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21.8亿元,增长55%。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完成12.8亿元,比上年下降28.5%;第二产业投资完成211.2亿元,比上年增长32.9%;第三产业投资完成426.3亿元,增长31.8%。工业投资明显快于其他产业。城镇投资中,工业投资完成136亿元,增长32.5%。其中煤炭投资增长552%,化工投资增长186%,纺织投资增长52.1%。 全年固定资产新开工项目780个,比上年增长29.3%。项目建成投产率49.7%。新增固定资产346.8亿元,比上年增长24.2%,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53.3%。 重点工程建设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全市166项重点工程共完成投资191.1亿元,比上年增长23.4%。其中郑州出口加工区标准厂房、华润集团2×30万千瓦机组、107国道辅道等项目建成投入使用;郑煤白坪矿井、豫密药业中药项目、登电2×21万千瓦机组、正大世纪城市广场等项目按计划推进;中原铝业铝板带箔一期、宇通汽车零部件工业园等项目开工建设。 五、国内贸易 全年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8.7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387.5亿元,增长17.0%;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71.2亿元,增长15.1%。分行业看,批零贸易业零售额459.9亿元,增长13.6%;餐饮业零售额80.2亿元,增长38.5%;其它零售行业零售额18.6亿元,增长8.6%。大型零售商业企业积极调整经营结构,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市场营销能力。十大零售商场在“春节”黄金周实现零售额2.1亿元,同比增长28.1%;在“五一”黄金周实现零售额1.1亿元,同比增长1.6倍。 商贸城建设进一步加快。年末全市共有批零贸易餐饮业网点16万个,其中批零贸易餐饮企业10340个,比上年增长15.2%。商品交易市场359个,其中综合市场198个,专业市场149个,其它市场12个。批零贸易企业商品销售总额848.5亿元,增长29.6%;商品交易市场销售总额465.8亿元,增长40.3%。新型业态发展迅速。中环百货、天津家世界等国内外知名零售企业入住郑州;物流业快速发展,香江、澳柯玛等物流园区建设顺利;成功举办世界首届传统武术节和第十届全国商品交易会,会展经济市场化运作步伐加快。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全年全市直接进出口总额17.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7%。其中进口6.4亿美元,增长18.3%;出口10.8亿美元,增长23.8%。市属及以下企业直接进出口总额7.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3.8%。其中进口3.2亿美元,增长75.6%;出口4.6亿美元,增长90%。在市属企业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出口3.6亿美元,增长78.2%;加工贸易出口1亿美元,增长147.5%。从出口市场看,出口美国5571万美元,增长62.7%,出口香港4370万美元,增长138.9%,出口韩国4781万美元,增长149.1%,出口俄罗斯1549万美元,增长102.5%,出口欧洲4857万美元,增长53.2%,出口非洲2685万美元,增长117.6%。 利用外资迅猛发展。全年新批外资企业116个,比上年增加18个,增长18.4%;合同外资额6.5亿美元,增长34.3%;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8亿美元,增长80.1%。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继续扩大。全年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业务完成营业额0.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0.1%。对外劳务输出7925人次。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稳定发展。全年交通、邮电通讯业完成增加值148.8亿元,比上年增长25.1%。交通运输业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周转量270.7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7.4%,其中铁路177.9亿吨公里,增长6.3%;公路92.6亿吨公里,增长9.6%;航空0.2亿吨公里,增长38.2%。完成客运周转量165.9亿人公里,增长18.6%,其中铁路74.3亿人公里,增长25.7%;公路78.9亿人公里,增长9.7%;航空12.6亿人公里,增长43.6%。 邮电通讯业快速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81.8亿元(按2000年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4.4%,其中邮政业务总量4.7亿元,增长5.0%;电信业务总量77.1亿元,增长47.7%。移动电话用户年末达到287.8万户,新增用户61.4万户,增长27.1%;固定电话用户年末达到206.7万户,全年新增2.1万户,增长1.0%,。年末电话交换机总容量369万门,增长37.7%。电话普及率达到70部/百人。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45.2万户,增长14.7%。 旅游业总收入有所增长。来我市观光、旅游以及从事各项交流活动的境外人员17.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1.3%。其中港澳台同胞7万人次,外国游客10.4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5570万美元,增长92.1%。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达137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6%;国内旅游收入134亿元,增长30.7%。全年旅游总收入达138.5亿元,增长32%。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14.8亿元,比上年增长32.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04.8亿元,增长31.2%。地方财政支出118.6亿元,增长31.4%,其中教育经费支出13.4亿元,增长19.1%;行政管理费支出14亿元,增长32.0%;基本建设支出11.9亿元,增长31.4%。 金融对经济的支撑增强。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2724.8亿元,比年初增加290.6亿元,增长11.9%;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231.3亿元,比年初增加229.9亿元,增长11.5%。其中工业贷款455.5亿元,比年初增加36.7亿元,增长8.8%;基本建设贷款369.4亿元,增加61.4亿元,增长19.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11.1亿元,比年初增加162.6亿元,增长15.5%。 保险业务迅速发展。全年保费收入45.4亿元,比上年增长32.6%,其中人寿险收入27.8亿元,增长10.6%;财产险收入14.3亿元,增长92.9%;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收入3.5亿元,增长90.7%。全年赔付额7.8亿元,增长21.6%,其中财产险赔付额5.5亿元,增长20.1%;人寿险赔付额1.1亿元,下降11.9%;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付1.2亿元,比上年增长9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