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13 日照市统计局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各类保险费收入6.52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其中,财产保险费收入2.16亿元,增长50.8%;人身保险费收入4.36亿元,增长10.0%。保险赔款支出1.41亿元,增长58.2%。其中,财险支出1.23亿元,增长65.3%;人身险支出1839万元,增长23.0%。

八、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双创”工作得到加强,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提高。年末城市道路长度1051公里,面积1158.2万平方米。全年新安装路灯3220盏。年末城市公共交通运营车辆620辆,运营线路网长度235公里,年客运总量4575万人次。全年自来水供水总量5502万立方米,非农业人口供水普及率100%。年末已有39.03万非农业人口用上了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11141吨,非农业人口用气普及率达到97.21%。集中供热面积637.06万平方米。年末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2139.6公顷,城市公共绿地面积677.98公顷,非农业人口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6.89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9%。全年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量19.2万吨,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环境保护事业取得新的成效。全市各级致力生态建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对建设项目的清理检查和对污染源的监督管理,较好的保持了我市的环境优势。市区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值为0.058毫克/立方米,符合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二氧化硫浓度年均值为0.024毫克/立方米,符合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二氧化氮浓度年均值为0.026毫克/立方米,符合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年末市区建成烟尘控制区3个,面积75平方公里,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100%;建成噪声达标区2个,面积28.11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为66.8%。

九、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

科技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市各级认真贯彻“科教兴市”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全年取得重要科技成果107项。其中,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2项,国际先进水平的7项,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41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46项。有6项科技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全年申请专利288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21.99亿元,增长40.5%,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3%。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拥有含大学科技园高校在内的普通高等院校5所,高等院校在校学生4.2万人;普通中学147所,在校学生20.2万人;小学535所,在校学生17.67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成人教育和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工作得到加强。全市有成人高等学校1所,在校学生3374人;各类中等职业学校17所,在校学生1.9万人;幼儿园960所,入园儿童3.58万人,在园儿童6.84万人。特殊教育学校4所,在校学生614人。

文化和广播电视事业不断发展。全市文化、广播电视系统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现代化建设成就,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为目标,加强文化和广播电视事业建设。年末全市共有艺术团1个,文化馆3个,公共图书馆4个,博物馆3个,艺术馆1个,美术馆1个。新的广电大厦建成启用,年末共有广播电台1座,转播电台2座,电视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89.10%,电视人口覆盖率93.01%。

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全年门急诊200万人次,出院病人13万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迈出了坚实的步伐,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共完成投资2841万元,初步构筑起较为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全市连续22年无重大传染病疫情发生,传染病发病率降至154.66/10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卓有成效,全市参与农民达98.76万人,区域覆盖率在全省率先达到100%。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就。全市有业余体育运动学校4所,在校学生318人,专职体育教练40人。认真组织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群众性体育活动得到进一步推广和普及。成功举办了2004年全国帆船锦标赛、全国青年帆船锦标赛、全国沙滩排球巡回赛等国家、省级体育比赛项目。全年共获得省级以上体育比赛奖牌95枚,比上年增加15枚。其中金牌45枚,银牌21枚,铜牌29枚;全国性比赛17枚(金牌8枚,银牌4枚,铜牌5枚),全省性比赛78枚(金牌37枚,银牌17枚,铜牌24枚)。

十、市场物价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3.8%。其中非食品价格上升0.4%,服务项目价格上升4.2%,消费品价格上升3.7%。在调查的八大类居民消费价格中,与上年相比,食品类价格上升11.4%,烟酒及用品价格下降0.7%,衣着价格下降4.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下降2.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下降0.8%,交通和通讯下降0.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升4.5%,居住类上升5.2%。

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购进价格涨幅较大。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上升7.6%,其中,轻工业产品出厂价格上升7.4%,重工业产品出厂价格上升8.0%;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上升7.8%,生活资料出厂价格上升7.4%。企业原材料购进价格上升15.5%。

房地产价格继续上涨。房屋销售价格比上年上升16.0%,房地产租赁价格上升0.2%,土地交易价格上升10.0%。

十一、居民生活与人口

全市各级把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在增加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工资的同时,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扶持“三农”的有关政策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得到提高,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

城市居民收入继续增长。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83元,增长15.3%;人均消费支出6545元,增长12.0%。年末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拥有彩电108台,电冰箱89台,洗衣机86台,空调器40台,照相机54架,摩托车66辆,影碟机60台,固定电话99部,移动电话103部,家用电脑27台,互联网用户10户,私人轿车3辆。

受政策因素影响,农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695元,比上年增长11.8%;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94元,增长5.9%。年末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彩电67台,家用电冰箱26台,洗衣机14台。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城市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为20.7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为27.6平方米。

居民储蓄保持较快增长。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本外币合计达156.18亿元,比年初增加22.73亿元,增长17.0%。

劳动就业基本稳定,在岗职工工资水平明显提高。全市累计组织职业介绍洽谈会4次,办理求职登记2.68万人次,办理劳动保障事务代理服务3894人次。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971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年末全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17.39万人,比上年增长4.6%;在岗职工工资总额20.09亿元,增长18.3%;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1648元,增长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