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3 莱芜市统计局

四、固定资产投资与建筑业

2001年,我市继续贯彻执行启动内需、扩大投资的宏观调控政策,通过实施全民招商引资、启动经济开发区和各类园区建设、加大重点投资项目调度力度等有效措施,从9月份开始固定资产投资止跌回升,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69亿元,同比增长9.09%,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7.53亿元,增长12.16%,更改投资5.83亿元,下降6.82%,房地产投资1.63亿元,下降11.06%,城镇私人建房投资0.24亿元,下降29.2%。非国有单位投资渐趋活跃,全年完成17.88亿元,同比增长22.55%,国有单位完成投资22.81亿元,增长0.42%,占全部投资的比重由去年的61%下降到56%。

重点项目进展顺利。2001年市政府调度的28个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21.5亿元,实际完成14.75亿元,占计划68.6%,莱城电厂等12个项目完成了投资任务。

建筑业生产加快。2001年全市88家资质五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2.6亿元,增长25.87%。全年建筑施工面积169.8万平方米,竣工面积89.7万平方米,竣工率52.84%。

五、运输邮电通讯业

公路建设步伐加快。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010公里,比上年净增25公里。等级公路996.1公里,其中高速路64公里,一级路52.9公里,二、三级路478.1公里。客货运输快速增长。全年公路客运量930.8万人,客运周转量43727万人公里,分别增长1.48%和13.29%,公路货运量1052.5万吨,货运周转量47797万吨公里,分别增长17.85%和15.45%。邮电通讯业增势强劲。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2.63亿元,增长15%。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94606户,增长53.54%,其中市话用户72162户,农话用户122444户,分别增长50.54%和55.36%;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98063户,增长90.1%;年末上网用户32869户,增长128.6%。

六、国内贸易

2001年,国家继续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充分利用消费信贷和假日经济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我市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活,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88亿元,增长10.69%。按行业分,餐饮业增幅最快,全年餐饮业实现零售额7.56亿元,增长14.17%,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28.77亿元,增长12.19%,其他行业实现零售额14.55亿元,增长6.21%;按经济类型分,个体私营经济增幅较快,私营经济单位实现零售额11.40亿元,增长15.5%,个体经济单位实现零售额17.64亿元,增长12.92%,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实现零售额11.51亿元,增长8.25%,其他经济类型单位实现零售额10.69亿元,增长5.09%。

七、对外贸易与合作

2001年,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美国、日本和欧盟、东南亚等经济体经济运行步伐放缓,世界经济发展遭遇近20年来前所未有的困难。针对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趋缓、国外市场需求下降的双重不利影响,我市千方百计扩大出口,积极开拓新兴市场,调整出口结构,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减缓了出口下滑的步伐。2001年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22968万美元,增长6.91%,其中出口完成15408万美元,下降8.66%,进口完成7560万美元,增长63.81%。地方外贸形势看好。全年地方进出口12868万美元,增长27%,其中出口完成9303万美元,增长13.9%,进口完成3565万美元,增长81.8%。

利用外资大幅增长。全年合同利用外资2118万美元,增长66%,实际利用外资1808万美元,增长60.5%。

对外劳务合作快速增长。2001年全市外派劳务349人,增长17.5%,其中劳动部门组织外派劳务64人,比去年同期下降4.48%。

八、财政金融

2001年,各级税收部门坚持以管理为主线,依法治税,强化税收功能,全市税收大幅增长,税收总收入达到14.09亿元,增长28.91%,其中国税收入7.94亿元,地税收入5.76亿元,农业四税收入0.39亿元,分别增长30.99%、22.84%和29.2%。财政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全市完成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5.08亿元,增长21.02%,其中工商税收3.34亿元,农业四税0.39亿元,企业所得税0.90亿元,分别增长17.3%、29.2%和194.77%。地方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5%,同比提高0.25个百分点。全市地方预算内财政支出6.89亿元,增长13.21%,其中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出1025万元,科技三项费用支出1482万元,支援农业生产支出1525万元,农业综合开发支出697万元。

金融形势稳定,存贷款规模扩大。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5.9亿元,比年初增加18.88亿元,其中企业存款24.49亿元,比年初增加8.75亿元,居民储蓄存款63亿元,比年初增加7.14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0.67亿元,比年初增加16.54亿元。分项目看,工业贷款比年初增加2.18亿元,商业贷款比年初增加3.26亿元,乡镇企业贷款比年初增加0.18亿元,农业贷款比年初增加1.65亿元,个体及私营企业贷款比年初增加0.27亿元。保险业快速发展。全年实现业务收入1.68亿元,增长17.9%,其中保费收入1.61亿元,增长19.15%,全年保险业务支出0.49亿元,下降8.95%。

九、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为建设良好的招商环境,2001年我市加快了城市建设步伐,城市面貌有较大改观,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全年共投入城建资金1.27亿元,同比增长24.51%。年末城市道路达到199公里,新增道路11公里。绿化覆盖面积934公顷,比去年增加62公顷。年末有污水处理厂3座,日污水处理能力6.1万立方米。全年供水5478万立方米,集中供热42万吨,供热面积达到185万平方米,供气1272万立方米。年末拥有公共运营汽车237辆,客运总量1468万人次。

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工业废水处理率达到95%,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100%,城市烟尘控制区覆盖面及生活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十、招商引资与开发区建设

2001年,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招商引资与开发区建设成效显著。全市竣工投产外来投资项目215个,在建项目141个,合同利用外来投资项目67个,争取无偿资金2.52亿元。累计完成招商引资任务12.77亿元,其中到位外来资金9.25亿元,形成外来固定资产投资额7.38亿元。开发区建设进展顺利,短短七个月时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2亿元,修建道路12条(段)11.1公里,硬化路面22.3万平方米,治理河道3800米,铺设地下管道16.52公里,改造电力线路30公里,完成了华山路、原山路、鹏泉东大街亮化工程,3.5平方公里的开发区中区已基本实现了路、水、电、通讯、排污、厂区整平“五通一平”,南区也完成了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年底开发区已批复立项入区项目39个,总投资12.4亿元,在建项目14个,建成投产项目9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4亿元,一批龙头企业纷纷落户开发区,汇源集团、山东六和集团、瑞苹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一大批投资项目的实施,将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安置劳动力就业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钢城分区建设也取得较大进展,共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560万元,修建道路1035米,治理牟汶河河道1300米,建自来水厂一座,打180米深井一眼,铺设供水管道1300米,形成了700立方米的日供水能力,架设输电线路2910米,形成了6000千伏安供电能力,2万门通讯线路的架设任务已圆满完成。全市各类特色园区的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