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3 泰安市统计局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增长平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全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64.3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其中,国有工业43.4亿元,增长7.2%;集体工业35.6亿元,增长11.1%;股份制工业383.3亿元,增长24.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24.0亿元,增长16.7%。轻重工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18.8亿元和445.5亿元,增长27.5%和22.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21.1%和78.9%。

工业产品产销状况良好。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为98.6%,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工业产销率为98.8%,集体工业产销率为98.1%,股份制工业产销率为98.6%。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结构优化。原煤、钢材、发电量等传统产品产量稳定,输变电设备、汽车及零部件、无机非金属材料、精细化工等主导产业产品高速增长。

表2: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产 量        增 长

原 煤     2488.2 万吨      -0.2%

发电量     124.4  亿千瓦时   9.4%

钢材       251.8  万吨       1.9%

纸面石膏板 27662  万平方米   35.0%

起重设备   20.8   万吨       9.7%

电力电缆   19.2   万公里     118.5%

变压器     2751.2 万千伏安   70.1%

玻璃纤维纱 26.1   万吨       27.7%

光 缆     6.5    万芯公里   31.0%

液体乳     27.5   万吨       23.7%

机制纸     24.7   万吨       22.3%

布         63091  万米       65.4%

低压开关板 1856   面         51.1%

液压元件   58.6   万件       50.3%

汽车       1220   辆         33.5%

改装汽车   11326  辆         27.4%

工业经济效益水平不断提高。全市1297家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49.9亿元,比上年增长35.2%;利润130.5亿元,利税227.4亿元,分别增长46.5%和37.5%;实缴税金总额78.1亿元,增长25.8%。反映工业经济效益整体水平的综合指数为228.7%,同比提高32.8个百分点。

建筑业生产、效益同步提高。建筑业实现增加值80.7亿元,比上年增长10.5%。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289.1亿元,增长25.9%,实现利税21.6亿元,增长18.3%。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总产值20.3亿元,增长36.0%,实现利税3.9亿元,增长40.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38.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0%。从投资项目建设性质看,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项目投资完成397.9亿元,比上年增长67.9%,新建项目投资比上年下降了24.8%;从建设项目投资构成看,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35.6%,占全部投资的33.5%,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29.8%、22.4%和30.0%。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高速增长,完成投资71.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3.9%,占全部投资的11.1%。居民服务业、房地产业、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批发零售餐饮业的投资增幅分别为879.3%、84.7%、45.6%和40.1%,高于服务业和全部投资增长幅度。资源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投资下降。煤炭开采及洗选业投资下降14.8%,水泥行业投资下降48.7%,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投资下降26.5%;化学纤维制造业投资下降45.2%。

民间投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民间投资完成576.4亿元,比上年增长32.8%,占规模以上投资的90.2%,比上年提高5.3个百分点。其中,个体私营经济投资235.2亿元,增长28.5%,占民间投资的40.8%;股份制经济投资203.0亿元,增长32.8%,占民间投资的35.2%;集体经济投资110.2亿元,增长30.3%,占民间投资的19.1%。

房地产开发健康发展。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3.9亿元,增长51.3%。商品房屋施工面积419.3万平方米,增长16.8%,竣工面积194.6万平方米,增长75.5%。商品房销售面积154.3万平方米,增长27.0%。商品房销售额32.7亿元,增长47.1%。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发展速度加快。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8.5亿元,比上年增长18.9%,提高2.6个百分点。其中,城镇251.3亿元,增长20.1%,提高3.4个百分点,市场份额为66.4%;农村127.1亿元,增长16.7%,提高1.2个百分点。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分别实现56.8亿元、271.2亿元、5.3亿元、37.3亿元,分别增长32.3%、17.3%、43.1%、15.1%。

社会消费热点频现。多类商品销售旺盛,家具类,通讯器材类,汽车类,食品、饮料、烟酒类都大幅度增长,其中:零售业中,家具类实现3.7亿元,同比增长125.7%;通讯器材类实现3.0亿元,增长154.8%;汽车类实现零售额8.2亿元,增长117.0%;食品、饮料、烟酒类实现14.4亿元,同比增长45.8%。

六、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生产增长平稳。全市境内公路通车里程12957.7公里,比上年增加371.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32.7公里,增加24.3公里。公路货运量6844万吨,货运周转量40.4亿吨公里,分别增长12.5%和25.3%;客运量4902万人,客运周转量31.7亿人公里,分别增长6.4%和13.2%。

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0.5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5亿元,电信业务总量18.0亿元,分别增长7.8%和16.3%。年末固定电话户数127.3万户,下降4.2%;移动电话196.7万户,增长36.0%;宽带上网用户23.2万户,增长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