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喜获丰收。全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3个,艺术表演场所7处,群众艺术馆、文化馆7个,公共图书馆7家,拥有藏书130.6万册。本年度我市有36个项目被列入市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5个项目被列入省级,《泰山石敢当》被列入国家级。艺术创作全面开花,新编大型组歌《日出泰山东方红》,戏曲《泰山石敢当》,《欢乐中国风》等8个歌舞,《飞车走壁》等5个杂技,发表小说85篇。 档案、广电事业繁荣发展。全市7个综合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总量59.9万卷,比上年增长2.3%,本年利用档案3.5万卷次,增长18.2%。我市16个单位档案管理达到省特级标准,市档案馆晋升为省特级档案馆。6套广播电台节目日播音时间达到94小时38分,增长11.9%。6套电视台节目周播时间618小时52分,下降2.7%。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8.0%和96.2%。 卫生保健服务水平继续提升。全市拥有卫生机构199所(不含计生机构),其中,医院75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0所,妇幼保健机构7所,卫生院85所。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15053张,卫生技术人员18162人,其中,执业医师6208人,执业助理医师1620人,注册护士6154人,新型合作医疗人数353万人,比上年增长10.0%。 体育事业亮点纷呈。2006年,我市承办了全国竞走锦标赛、全国女足联赛山东赛区比赛和全国少年男子乙组排球锦标赛三项大型赛事。全年在国际比赛中共获得7枚奖牌,其中金牌4枚、银牌1枚、铜牌2枚;在国内比赛中,荣获奖牌总数90枚。在山东省21届运动会上,我市获得金牌21.5枚,荣获全省综合成绩第八名。年内,我市80余名运动员入选省专业队,其中有5人被国家队选为备战2008奥运会重点队员。全年体育彩票发行额达5500万元,筹集体育发展基金385万元。 十一、城市建设与环境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泰城以“六路、两水、三大项目、四项整治”为重点,组织实施了新一轮重点工程建设;全面开展了“道路环境、居民小区、小街小巷和城中村”四项综合整治,共新建、改造、整治城区道路(街巷)34公里,新增污水管网35公里,配套中水管道20公里,增加公共绿地面积127万平方米,清除垃圾死角62处,规范广告标牌4500处。 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年末,泰城区内公交标准运营车辆 480 标台,出租车1292辆,供水综合生产能力31万立方米/日,污水处理能力16万立方米/日。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2006年,全市烟尘控制区面积、噪声达标区面积分别为165平方公里和89平方公里。完成环保污染治理投资7.2亿元,增长0.7%。本年竣工项目新增设计治理废水能力9.3万吨/每日,增长304.2%,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59.5%,提高20个百分点,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100%,提高1.4个百分点;治理废气能力88万标立方米/时,工业废气二氧化硫达标率99.0%,提高1.8个百分点,工业废气烟尘达标率99.0%,提高2.6个百分点,空气污染指数优良天数357天。治理固体废物能力200吨/日,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1.3%,提高1.3个百分点。 生态环境更加优化。全年新增育苗面积5367公顷,农田林网面积18.7万公顷。全市8处市级以上森林公园,完成义务植树780万株,全国自然保护区数量达到5个,比去年增加3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5.2万公顷,提高85.0%。年末森林面积18.4万公顷,比上年增加7639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9.8%,提高1.5个百分点。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力度加大,新增耕地面积1190公顷。 十二、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全市年末总人口551.7万人,其中男性279.5万人,女性272.2万人。年内,全市出生5.0万人,人口出生率9.1‰;死亡3.3万人,死亡率5.9‰;人口自然增加1.7万人,自然增长率3.2‰。 城乡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2006年,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66元,比上年增长15.8%;人均消费性支出8566元,增长18.8%,市区居民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人均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为29.0%,下降5.4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4642元,增长12.6%;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683元,增长14.1%,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1.5%,下降2.6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宅使用面积为22.3平方米,增长2.3%。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35.8平方米,增长15.1%。 社会福利水平继续提高。全市最低保障救助2.5万户、5.8万人,发放低保金3243万元;其中城镇1.2万户、3.1万人,发放低保金2645万元;农村1.3万户、2.7万人,发放低保金598万元;各类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95处,床位10720张,收养各类人员9986人;社会福利企业112家,安置残疾人员2761人;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4133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706 万元。慈善捐助事业实现新发展,全市“慈善一日捐”募集善款1523余万元,同比增加231.1万元。“六个一”慈善救助工程投入善款1124万元,救助10000户城乡特困户、1150名高考特困新生、1000户优抚对象家庭、126名农村特困白内障患者、49名大病患者、49名唇腭裂患者,资助77处敬老院和6处困难学校建设。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社会保险覆盖面、保费收缴额和发放金额都继续扩大。全市城镇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51万人、45.1万人、47.9万人、33万人和39.1万人,收缴保险费分别为14.8亿元、1.1亿元、6亿元、7781万元和3250万元。发放各项社会保险金18.4亿元,其中为机关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11.7亿元,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保持100%;为失业职工支付失业保险金7652.1万元;分别支付医疗、工伤、生育保险费5亿元、6736万元、2207万元。 注:1、本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或快报数。 2、本公报所列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本公报所列人口数为公安户籍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