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3 泰安市统计局

投资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全市县及以上基本建设和技改投资中,用于农林牧渔水利业等第一产业投资1.9亿元,比上年增长48.3%,比重由上年的4.1%上升为5.8%;用于第二产业投资18.7亿元,增长5.7%,比重由上年的60.2%降为57.0%。其中能源工业投资14.2亿元,增长23.8%;用于第三产业投资12.3亿元,增长14.9%,比重为37.2%,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运输邮电业投资5.7亿元,增长10.6%;房地产业投资2.6亿元,增长23.9%。

重点项目建设得到加强。池窑拉丝、纸面石膏板、全息宽幅压膜改造、石横电厂二期工程等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7亿元。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十五件实事全部完成。

建筑业保持较好发展态势。全市资质五级及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施工产值74.6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完成8.9亿元,增长11.8%。全年实现利润2.5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全员劳动生产率为33845元/人(按施工产值计算),增长12.8%;房屋建筑竣工面积539万平方米,增长4.9%,房屋竣工率为60.0%。

五、运输邮电

交通运输业持续发展。全市新增公路通车里程33.6公里,年末达到2796.8公里,其中高级次高级公路里程2612.0公里,比上年增加69.3公里。全市营业性货运量0.4亿吨,货运周转量16.1亿吨公里,分别增长1.7%和1.3%;客运量0.2亿人,客运周转量10.3亿人公里,分别增长8.0%和10.8%。

邮电通信事业发展迅速。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4亿元,比上年增长30.8%;业务总收入完成3.0亿元,增长30.3%。年末全市长途电路0.4万路,比上年净增0.1万路;长途自动交换机容量1.0万路端,比上年净增0.5万路端;全市农话程控率达到95.7%,公用交换机容量达到27.6万门,电话普及率达到5.2部/百人,比上年增加1.0部/百人;无线寻呼发展到7.1万部,比上年增长74.6%。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稳定。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3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达66.1亿元,比上年增长9.8%;餐饮业零售额6.6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制造业零售额13.1亿元,增长16.1%;其他行业零售额21.5亿元,增长18.8%。

农村市场增幅高于城镇。全市县以下农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6.3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县及县以上城镇实现71.0亿元,增长9.3%,农村市场增幅高于城镇6.5个百分点。

国有经济和个体经济好于集体经济。全市国有经济零售额达23.4亿元,比上年增长12.0%;非国有经济83.9亿元,增长11.3%。其中,集体经济21.6亿元,下降1.6%;个体经济达36.3亿元,增长12.6%。

集贸市场发展较快,商品成交日趋活跃。到1997年底,全市城乡集贸市场已发展到468个,比上年增加18个;综合市场387个,专业市场达81个,分别比上年增加8个和10个。全年集贸市场商品交易成交额达129.5亿元,比上年增长26.8%。其中,城市市场57.1亿元,增长19.8%;农村市场72.4亿元,增长32.9%。

七、对外经济贸易与合作

对外贸易有所发展。全市外贸出口总额1亿美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获权企业完成出口36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0.0%。

利用外资合同额增长,实际使用额下降。全市累计批准利用外资项目43个,合同外资总额597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0%。受东南亚金融风波及其它因素的影响,全市利用外资呈下降趋势。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215万美元,下降54.0%。其中外商直接投资471万美元,下降81.0%。

对外经济合作取得新进展。全年共签定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项目60项,合同外资额3389万美元;完成营业额3011万美元,期末在外人员2625人,分别比上年增长33.0%、36.0%、20.0%和39.0%。海外旅游人数减少,国内旅游收入增加。全年共接待海外旅游者3.2万人,比上年下降8.0%。其中外国人1.3万人,下降27.8%;港澳同胞1.3万人,与上年持平;台胞0.6万人,增长50.0%。全市国内旅游总收入15.5亿元,比上年增长10.7%。

八、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大幅增长,支出预算执行良好。全市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2.7亿元,占年初预算的107.5%,比上年增长28.8%。其中工商税收7.0亿元,增长20.7%;农业四税1.2亿元,增长15.4%;企业所得税1.8亿元,增长38.1%。财政支出完成19.6亿元,占预算的95.3%,增长26.2%。其中企业挖潜改造资金1.4亿元,增长34.9%;支援农村生产支出0.5亿元,增长23.7%;文教事业费4.7亿元,增长10.6%。地方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4.0%,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金融形势运行平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97.8亿元,比年初增加18.6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42.7亿元,增加1.4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4.4亿元,增加15.5亿元。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96.0亿元,比年初增加25.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34.8亿元,增加20.6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42.6亿元,减少0.3亿元。货币投放基本适度,年末货币净投放8.3亿元,增加2.2亿元。

九、科学技术

科技成果和专利水平提高。全市年内取得重大科技成果267项,其中获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5项,三等奖12项,省科技星火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全市专利申请量达200余件,专利代理45件,授权专利141件,专利实施率达70%以上。科技贡献率达到47.0%,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科技开发和推广进一步扩大。引进、选育、推广农作物新品种和亲本材料100多个,其中小麦40多个,蔬菜近30个,玉米10多个,花生9个,棉花6个。全市农作物良种推广面积达98.0%,其中小麦良种95.0%,种子包衣53.0%,脱毒地瓜栽培面积70%,花生地膜覆盖32万亩,肉牛冻精推广应用15万粒(支),水产良种养殖面积超过17万亩。围绕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等四个优势领域,启动了3家高新技术产业示范企业,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35家;民营科技企业和技术贸易机构发展到520家。

十、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环境配套等设施明显改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年新增城市道路面积3.7万平方米;公交运营车辆达到185辆,比上年增加10辆;市内出租车达到1286辆,增加186辆;城区供水总量5410万立方米,日综合生产能力20.7万立方米。年末泰城人口中已有32.7万人用上煤气、液化石油气,气化率达88.6%。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5.4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