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5)

2010-01-12 潍坊市统计局

体育事业成就辉煌。全民健身活动又上新台阶,全市共举办大型体育活动56次,参加人数3万多人;举办县级活动1530次,参加人数达110万人。成功地承办了山东省第十九届运动会,并在本届省运会上,我市运动员共获金牌120.5枚,银牌56.5枚,铜牌91枚,有14人25次破6项省青少年纪录,有6人17次破省或全国青年纪录,有2人4次破3项全国最高纪录,金牌总分数列全省第四名,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在亚运会上,我市夺取了3枚金牌。

十二、市场物价

1998年,全市市场物价涨幅处于二十年来的最低点。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增长0.2%,食品类价格下降3%,其中粮食下降7.9%,肉禽及制品下降3.9%,

鲜菜下降10.2%,衣着类下降1.1%,家庭设备用品类下降0.7%,医疗保健类上升23.8%,交通、通讯工具类下降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下降1.6%,居住类上升4.5%,服务项目上升9.5%。全年零售物价下降1.5%,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6.6%,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2.8%,农副产品收购价格下降12%,集贸市场农产品成交价格下降7.3%。

十三、居民生活与人口

居民收入低速增长。1998年,全市城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59元,比上年增长0.8%;农民人均纯收入3260元,增长6%。全年城区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4903元,增长5.8%。城区居民消费呈现生存资料需求趋降,享受与发展资料需求上升特点。表现为:人均食品支出1790元,下降6.8%,人均衣着支出649元,下降28.7%,人均耐用消费品支出615元,增长43.9%;人均购房与建房支出1793元,增长9倍;人均交通通讯支出407元,增长42.6%;人均文化娱乐支出683元,增长21.2%。全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74元,增长1.2%。到1998年末,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10.7平方米和25平方米。

劳动就业基本稳定,工资水平略有提高。初步建立起市县共享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系统,全年求职登记7.62万人次,用工登记6.1万人次,介绍成功4.4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了3%以内。1998年末,全市职工人数76.8万人,比上年减少1.8万人;工资总额45.1亿元,减少0.6%;职工平均工资5890元,增长1%。

社会福利、救灾捐赠工作成效显著。全市439处乡村敬老院集中供养五保对象7714人;500多处社会福利企业安置残疾职工 0.8万人。 全市捐款物价值9600多万元,发行赈灾福利彩票1600万元,支援灾区和新疆贫困地区。城区社区服务网点发展到2000多处,方便了城市居民生活,同时安置下岗职工1.3万人。

计划生育水平稳步提高,人口保持低速增长。全市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工作,大力推行“依法管理、村级自治、优质服务”管理模式,加强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考核,有效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全市计划生育率达98.9%,女性初婚晚婚率达99.2%。据公安部门统计,全市年末总人口835.7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07.41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96‰。

附:各县市区国内生产总值:潍城25.88亿元,寒亭27亿元,坊子27.88亿元,奎文16.53亿元,青州77.2亿元,诸城90亿元,寿光98.09亿元,安丘89.2亿元,高密65亿元,昌邑60.2亿元,临朐51亿元,昌乐39.6亿元。

注:(1)公报所列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等价值指标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公报所列数字为年快报数或初步统计数字,正式数字以《'99年潍坊统计年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