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199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12 东营市统计局

外经、外贸

1993年,全市抓住机遇,扩大开放,外向型经济有了重大进展。1993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我市为沿海经济开放区,省委五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上把黄河三角洲开发列为山东两大跨世纪工程之一,省六次党代会又列为山东对外开放的前沿。抓住这些有利时机,加强了同美国、日本、德国、新加坡、南韩、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技术与文化交流,在香港和青岛招商引资取得好成绩。全市新批准成立“三资”企业109家,合同利用外资6036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845万美元,黄河三角洲已成为新的投资热点。

出口商品生产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年出口供货值过千万元的产品达到5个,过百万元的产品达到20多个,走出了“实业兴贸”的路子。全市外贸出口商品收购总值实现4.3亿元,比上年增长43%。

金融保险

1993年,全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关于加强宏观调控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整顿秩序,严肃纪律,财税金融的调控职能进一步增加。全市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43023万元,比上年增长27.7%,其中工商税收37752万元,增长27.&127;3%,地方财政支出49540万元,比上年增长19.4%,其中文教卫生事业费支出增长24.7%。

年末全市银行、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510699万元,比年初增加97705万元,增长23.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98762万元,比年初增加60381万元,比去年增长25.3%。各项贷款余额626486万元,比年初增加94150万元,增长17.7%。按新口径统计全年现金净投放100103万元。

保险事业又有新的发展。承保总额达到了145.45亿元,比上年增长2.6%,全年保险业务收入11402万元,增长1.4%,保险业务支出8857万元,减少29.6%,其中赔款4575万元,赔付率为65.98%。

科技

科技事业取得较大发展。全市取得市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231项,比上年增长20.4%。其中,有19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157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星火奖46项,市级科技进步奖121项,受理国家专利申请95项,授权116项,实施49项。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总数达81532人,比上年增长9%,其中高级3426人,中级17445人。

科技经费投入增加。全市用于科研和开发的经费投入达到1.29亿元,比上年增长74%,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4%。其中,科技开发贷款达到3053万元,占经费总数的23.7%。

各项科技计划成效显著。共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740项,实现新增产值9.6亿元。国家级火炬计划、重点新产品试制鉴定计划实现了“零”的突破。星火计划向纵深发展,全年组织实施省级以上星火计划项目46项,比上年增长43.8%,&127;新增产值3亿元。

技术市场稳步发展。全市已成立各类技术贸易机构268家,从事技术贸易的专兼职人员11600多人。新审批科技开发企业71家,登记技术合同540份,技术成交额达7500万元。全市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214处,有6家民营科技企业进入全省先进列。厂办科研机构已发展到63家,成立了造纸、磨擦材料等6个行业研究所,&127;运用高新技术31项,开发新产品112个。

农村科技管理、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乡镇科委发展到60个,93.2%的乡镇选聘了科技副乡镇长。科技推广服务机构发展到223个,人员1351人,评定农民技术员8832人。

群众性科技活动活跃。全市厂矿科协发展到4个,会员230人。各类学会、研究地发展到14个,会员1650。农民技术协会、研究会发展到243个,会员6400人。

文教卫生

教育事业发展步伐回忆,我市首次有2所中学达到省级规范化学校水平。1993年全市普遍高等学校毕业生1696人,在校学生7809人;中等专业学校招生2138人,毕业生1673人,在校学生5316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01974人,小学在校学生148412人。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3%。各类职业技术教育、&127;成人教育继续发展。

1993年末,全市有电影放映单位282个,专业文艺表演团体5个,群众性的文艺娱乐活动普遍开展,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

一年来,广播电视在提高宣传质量、加强地外宣传方面成绩显著。广播电视节目精心设计,周密安排,提高了广播电视的可听性、可视性、感染力和号召力,节目质量不断提高。全年全市电台在省县以上用稿共1551篇,全市电视台在省以上电视台播的闻468条,均比上年增长了一倍。年末有广播电台3座,电视台1座,&127;电视转播台3座。

卫生事业取得了较好成绩,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09个,其中医院81处,门诊部206处,各类人员达到10402人,其中医生3371人,拥有医疗床位5039张,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村卫生工作得到了国家四部委的肯定和省的表彰奖励,预防保健迹耍仟常病舰卫生监督等工作也有了新的提高。

体育事业又取得新成绩。1993年,全市在参加省“希望杯”的比赛中,我市运动员取得了金牌12枚、银牌8枚、铜牌17,创建市以来最好水平。职工体育、&127;农民体育、老年人体育等其他社会体育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动广泛开展。

人民生活

1993年市场物价趋价。市区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总水平上涨11.3%,&127;职工生活费用物价总水平上升14.2%,涨幅分别比上年上涨-0.9个百分点和2.3个百分点。分类别看,食品类上升9.3%,衣着上升16.4%,日用品类上升14.0%,文化娱乐用品类上升2.6%,书报杂志类上升0.4%,药及医疗用品类上升12.&127;5%,建筑材料类上升8.7%,燃料类上升59.5%,服务项目类上升62.4%。集市贸易价格指数上升4.9%。

据城乡居民住户抽样调查:1993年,城市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3254.56元,&127;比上年增长39.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55元,比上年增长26.7%。

1993年末,每百户城乡居民拥有耐用消费品如下:

城镇         农村

电视机(部)      124         89.0

其中:彩电        97         10.4

电冰箱(台)       98          3.6

洗衣机(台)       85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