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1797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4.5%。其中,出口16049万美元,增长53.8%。 全年新签外资项目数108个,实际引进外资项目108个。合同引资4.95亿元,实际进资2.89亿元,增长32.9%。 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2.11亿元,比上年增长10.7%。 全年全市公路实现货物运输量2964万吨,增长0.3%,货物周转量30.01亿吨公里,增长9.7%。发送旅客3376万人,下降22.6%,客运周转量19.15亿人公里,下降11.8%;铁路(吉安站)全年发送旅客198.21万人,增长9.7%,到达旅客126.68万人,增长6.5%。发送货物17.04万吨,增长2.0%,货物到达236.53吨,增长3.5%。 至2007年末,全市境内公路通车里程为1894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11公里。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达到51922辆,比上年末增加8725辆,增长20.2%,其中私人汽车17502辆。 全年全市实现邮电主营业务收入12.78亿元,增长5.7%。固定电话用户数为67.70万部,下降15.2%。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139万户,增长23.2%。 八、旅游和金融业 全市接待入境旅游者7.5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4.2%。全年旅游外汇收入166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5.0%。全市接待国内旅游者910.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3%。国内旅游收入49.60亿元,同比增长22.6%。 全年实现金融保险业增加值6.46亿元,比上年增长3.3%。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450.42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年初增加42.10亿元,同比少增20.10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92.44亿元,比年初增加17.95亿元,同比多增3.66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0.61万人,在校生1.89万人,毕业生0.53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0.57万人,在校生1.28万人,毕业生0.23万人。普通中学招生9.45万人,在校生28.54万人,毕业生9.27万人。职业教育招生1.08万人,在校生2.40万人,毕业生0.84万人。普通小学招生6.25万人,在校生37.46万人,毕业生6.45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0.72万人。 全年申请专利194件,比上年增加47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年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2个,文化馆、艺术馆14个,图书馆13个,博物馆13个。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743所,其中医院44所,农村卫生院223所,卫生防疫站14所。全市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2087人,其中农村卫生院拥有3807人。全市拥有病床床位9791张,其中农村卫生院拥有3316张。 全民健身活动全面开展。全年举办各级运动会247次,21.6万人参加运动会,在省级比赛中68人获优秀以上荣誉。国家体育锻炼达标数为54.67万人,等级运动员的发展人数71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总人口为475.9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23万人。全年出生人口6.64万人,出生率为13.99‰;死亡人口2.85万人,死亡率为6.00‰;自然增长率为7.99‰。全市城镇化率为34.4%,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029.29元,比上年增长1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14元,增长17.0%;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8.0%,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9.6%,比上年下降2.9个百分点;农村和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分别为34.77平方米和31.23平方米。 年末全市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8.59万人,职业培训4.7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1.22万人。20万人参加了失业保险,36.52万城镇职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4.02万农民工参加了养老保险。38.91万城镇职工和42.88万城镇居民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25.28万城镇职工和3.51万农民工参加了工伤保险。 全年征缴失业保险总额4157.59万元,养老保险金额52079万元,基本医疗保险金额19415万元,工伤保险金额1237万元。 全市拥有各种福利收养单位242个,收养床位1836床,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9.56万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5.15万人。 十二、资源、环境 全市拥有14个环境监测站,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35个,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面积119.08平方公里。全年用于项目环保投资40760万元。工业废水排放量达标率89.83%,工业重复用水率40.5%。全市设9个水质监测断面,4个监测断面的水质达到二类标准,5个监测断面水质达到三类标准,水质整体状况优,水质质量比上年有所提高,综合污染指数下降了0.17;中心城区环境空气中二氧化氮浓度达到一级标准,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到二级标准,与2006年相比,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上保持稳定;中心城区酸雨(PH值≤5.6)频率为93.9%,PH年均值为4.09,比上年降低了0.19;中心城区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为67.0分贝,达到4类标准,噪声值比上年下降了1.2分贝,交通噪声环境质量有所好转;中心城区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为54.4分贝,达到2类标准,区域环境质量较好。噪声值比上年下降了1.4分贝,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环境质量也有所好转。 全年(中心城区)平均降水量1387毫米。全市总用水量26.88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1.71亿立方米,城市环境用水0.11亿立方米,生产用水25.16亿立方米,在生产用水中一、二、三产用水分别为19.75、5.33、0.08亿立方米。 注: 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金额/消费总支出金额×100% 说明: 1、本公报部分指标数据系有关部门(行业)提供。 2、本公报发表的数据为年度快报初步统计数。 3、人口为1%抽样调查数。 4、按国家统一要求,工业效益报表改为每年2月、5月、8月、11月报送,因此无1-12月份数据,以1-11月份数取代年度数。 5、本公报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6、公报数与年鉴数不一致时,以年鉴数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