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消费拉动效应增强。住房、汽车、旅游、消费类电子通讯产品、教育和文化体育休闲等成为消费热点,进而转化为城市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的需求。消费增长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力。在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中,消费增长的贡献率达40.7%,拉动GDP增长5.9个百分点,成为“三驾马车”中的主导力量。 对外经济 外贸出口再创新高。全年外贸出口总值为1642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6.6%,总量创历史最高记录。在出口产品中,陶瓷出口总值达503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2.6%,占全部出口总值的30.6%。 招商引资形势喜人。2007年,全市新批准利用外资项目23个;实际利用外资781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0.25%;内资到位数为75.4亿元,比上年增长54.5%。 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迅速发展。2007年,杭瑞高速景德镇段顺利通车,成为我市向东挺进的一条重要通道;景鹰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湘官一级公路和吴乐秧、景瑶公路加速推进,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440公里。九景衢铁路和德昌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取得新进展。省、乡公路建设双翼齐飞,公路网络不断完善,促进了全市客、货运输全面增长,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量775万吨,比上年增长5.23%。全年完成客运量1067.8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84%,其中铁路客运量125.31万人次,增长2.37%;公路客运量927万人次,增长5.82%;民航客运量15.54万人次,增长47.44% 。 邮电通信稳定增长。2007年,我市电子商务、网络建设等均取得新的进展,新兴的信息业务迅猛发展,同时,传统邮电业务稳定增长。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2.79亿元(1990年不变价),比上年增长12.0%。年末固定电话总用户达33.31万户,新增0.31万户;移动电话年末用户36.43万户,新增用户1.77万户。函件业务量增长1.3%,包件业务量增长5.6%,报刊发行量增长1.6%。 旅游产业层次提升。全年接待国内游客760.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95%,境外游客7.2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2.1%;旅游经济总收入30.27亿元,比上年增长20.6%,旅游创汇2281.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9.86%。旅游规划编制加快,旅游门户网站初步建成。老城区旅游工作全面启动,御窑遗址博物馆一期工程全面完工并正式开放,景德镇陶瓷文化博览区被授予“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陶瓷名人艺术馆3家。农业生态旅游和农家乐旅游加快发展,A级景区创建取得重大进展。旅游行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旅游购物、就餐等各类标识标准化建设不断完善,在全市旅游星级饭店、主要旅游景区设置中、英、日、韩四国语言文字的标示牌,在市区主要道路口安装了旅游交通指示牌,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根据测算,2007年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1.2%,比上年提高0.04个百分点,旅游业日益成为我市重要支柱产业。 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支稳定增长。2007年,全市财政总收入达20.03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为11.9亿元,增长22.6%,地方财政支出37.9亿元,比上年增长68.8%。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76亿元,增长25.3%,医疗卫生支出1.73亿元,增长90.9%,农林水事物支出2.9亿元,增长53.0%。 金融运行平稳。2007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18.5亿元,比上年增长6.9%,居民储蓄存款142.28亿元,增长3.3%;各项贷款余额达131.6 亿元,比上年下降2.6%。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574.7亿元,比上年增长22.1%,金融机构经营效益稳步提高。 保险业务有序开展。2007年,全市实现保费收入54661万元,比上年增长62.5%,其中寿险保费收入29032万元,增长7.4%。赔款支出3050万元,下降43.4%,其中寿险赔付1676万元,比上年下降31.1%,财产险赔付1374万元,下降66.8%。 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素质教育积极推进,顺利通过“两基”国家级检查验收,新五中开工建设,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高中毛入学率提高5个百分点,达到65.52%;中等职业教育完成省扩招计划,普职比达到6:4;各项学科竞赛、民办教育、高等教育、老年教育等成果斐然。2007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数达26.76万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8.17万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3.86万人。2007年,全市普通中学专任教师6601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480人,所占比重为22.42%;小学专任教师7153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3474人,所占比重为48.57%。 科技事业稳步推进。2007年,科技进步不断加强,组织申报国家、省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立项61项,争取国家和省科技经费916.51万元,专利申请量189件。组织鉴定验收科技成果28项,获科技进步奖2项。乐平被列为国家科技富民强县(市)试点县。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发展,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已达19家,当年新增4家。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工作深入推进,《景德镇专利资助暂行办法》正式实行,共资助专利15项。昌汽、华意和中景集团跻身首届中国科技名牌500强。 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群众文化活动中心投入使用。对外文化交流取得新成果,在“俄罗斯中国文化年”活动中,成功举办“白色的金子”—中国瓷器精品展。文物保护得到加强,公布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40项。2007年末,全市共有文化馆、群艺馆5个,图书馆3个,广播电台3座,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2座,广播人口覆盖率(中波)为95%;电视台3座,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5.6%;《景德镇日报》发行总量710万份,比上年增长1.14%,城乡居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瓷都风情”文艺晚会深受中外宾客和市民欢迎。对外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女子瓷乐团出访海外获得好评。 卫生事业继续加强。2007年,公共卫生体系加快完善,市急救中心、浮梁疾控中心、昌江疾控中心已投入使用。市直各大医院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城区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2个。全市拥有卫生机构(含个体)360所,其中医院28所、卫生院42所;拥有病床4226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5313人,其中执业医生1842人,注册护士2013人。 体育事业成绩喜人。体育事业加快发展,群众体育运动广泛开展。2007年,群众性体育活动丰富多彩,举办各项体育运动达36次,参加人员超过5.1万人次;体育竞技水平有新的提高,体育健儿在省级以上体育竞赛中获得较好成绩。据统计,在全省各类体育比赛中共获金牌3枚,银牌1枚,铜牌2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