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08 宁德市统计局

46个重点在建项目共完成投资64.56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92.6%,完成投资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0.86亿元,增长20.2%;到位资金60.3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86.5%,其中列入省重点在建的12个项目共完成投资50.2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5.5%。其中,宁德火电厂一期工程、寿宁牛头山水电站、周宁后垅水电站、屏南代溪水电站、屏南金造桥水电站、宁德市防洪防潮工程、宁德蕉城至屏南二级公路屏南段等18个项目实现投产或阶段性投产目标。温福铁路(闽东段)、宁德洪口水电站、宁德电力输配电网络改造建设等15个项目进展较快。宁武高速公路、宁衢铁路、京台高速公路古田段、福安至泰顺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出省快速通道项目前期工作也取得新进展。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82亿元,比上年增长12.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5%。分城乡看,市县消费品零售额90.09亿元,增长14.7%;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49.73亿元,增长9.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20.51亿元,增长12.9%;餐饮业零售额14.31亿元,增长18.9%;其他行业零售额5.00亿元,下降1.6%。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4.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0.3%。其中,进口额0.17亿美元,增长59.6%;出口额4.21亿美元,增长29.3%(见表5)。在出口额中,一般贸易出口41180万美元,增长30.3%;加工贸易出口893万美元,下降4.2%。分经济类型看,全年国有企业出口3335万美元,增长15.8%;集体私营企业出口26741万美元,增长61.0%;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出口11997万美元,下降8.0%。

全年机电产品出口额2.7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0.0%,占全市出口总额的64.0%,比重提高0.3个百分点。年末全市开展自营进出口业务及取得经营资格的各类企业达355家。出口市场仍以亚洲为主(见表6),全年对亚洲出口2.2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8 %,占全市出口总额的54.0%;新开发市场的份额也不断增加,拉丁美洲和非洲市场增幅分别达42.4%和67.0 %。全市产品出口超百万美元的国家和地区达59个,出口国别和地区达到144个。

全年新签利用外资合同项目40项,比上年增长25.0%。按历史可比口径统计合同外资金额1.46亿美元,增长15.2%;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25亿美元,增长10.1%(见表7)。按验资口径统计合同外资额1.38亿美元,增长14.6%;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164万美元,增长25.3%。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全年实现增加值21.35亿元,比上年增长6.1%。

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41.99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3.3%;旅客周转量30.01亿人公里,增长7.1%;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447万吨,比上年增长1.1倍(见表8)。全市年末公路通车里程8876公里(含村道424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92公里。全年硬化农村道路921.6公里。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14.29亿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邮政业务收入1.50亿元,增长20.7 %;电信业务收入12.79亿元,增长8.8%。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94.35万户,比上年末减少0.08万户,其中普通电话用户57.4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102.58万户。电话普及率达每百人82.71部。

全年接待旅游过夜人数79.9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3.2%。其中,国内旅游人数79.55万人次,增长23.1%;境外游客0.34万人次,增长44.2%。继太姥山、白水洋先后被列为国家地质公园、嵛山岛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十大海岛”之一后,“闽东北亲水游”被中央电视台评为“CCTV完美假期十佳线路”之一。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财政总收入(含基金收入)27.80亿元,首次突破20亿元大关,同口径比上年增长25.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74亿元,同口径增长24.4%。财政支出32.06亿元,比上年增长24.5%。税收收入快速增长。国税税收收入12.57亿元,增长30.2%;地税部门组织各项收入14.24亿元,增长27.6%,其中税收收入11.17亿元,增长27.0%。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71.21亿元,比年初增加52.36亿元,增长23.9%。其中,企业存款余额56.66亿元,比年初增加12.76亿元,增长30.0%;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3.73亿元,比年初增加20.38亿元,增长16.5%。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42.62亿元,比年初增加43.87亿元,增长22.0%。其中,短期贷款余额99.65亿元,比年初增加19.67亿元,增长26.6%;中长期贷款余额141.58亿元,比年初增加24.09亿元,增长19.1%。其中,基本建设贷款63.10亿元,占中长期贷款总额的44.6%,增长21.6%。现金投放量增加,全年现金净投放10.66亿元。企业融资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全市现已有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 16家,累计为653家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融资63.67亿元(见表9)。

全年实现各项保费收入7.16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06亿元,增长38.3%;人身险保费收入5.10亿元,增长14.6%。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小学招生3.22万人,在校生25.63万人,毕业生5.75万人。初中招生5.74万人,在校生15.73万人,毕业生4.30万人。全市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99.96%。全市普通高中65所,招生2.04万人,在校生6.40万人,毕业生1.72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62.3%,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中等职业学校招生1.21万人,在校生3.57万人,毕业生1.13万人。幼儿教育、特殊教育和民族教育得到较快发展。全市幼儿园384所,在园幼儿6.28万人;特殊教育学校8所,在校生0.32万人。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83.98%,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高等教育取得新进展。宁德职业技术学院正式获准成立,宁德师专新校区建设工作进展顺利。

全年新组织实施国家、省、市各类重点科技项目52项,其中国家、省重大重点项目29项。申报福建省科学技术奖10项,其中“单晶电熔铝晶粒控制技术研究开发”等4个项目科研成果获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全年新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现全市已有高新企业18家。寿宁三祥冶金公司在省火炬高新技术园区设立了研发中心,实现了我市企业在省高新园区设立研发机构零的突破。获国家科技部扶持的“科技富民强县”项目—“柘荣太子参GAP示范及标准化基地建设”和“福建道地药城‘柘荣太子参’GAP研究及示范”通过科技部组织专家验收鉴定。

全年共申请注册各类商标806件,现全市注册商标3355 件。全年新认定宁德市知名商标19件,获省著名商标15件,获驰名商标1件,实现我市驰名商标零的突破,使全市知名商标、省著名商标总数分别达到121件和48件。全年转让闲置商标26件,比上年增加5件。已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8件,新申请注册证明商标8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