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08 南平市统计局

全年共接待旅游总人数1141.85万人次,同比增长10.3%,其中接待境外旅游人数24.53万人次,增长7.9%;实现旅游总收入35.47亿元,同比增长16.6%,其中旅游创汇4100.11万美元,增长7.9%。

八、金融

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02.21亿元,比年初增加78.9亿元,同比增长18.6%;各项贷款余额390.61亿元,比年初增加66.06亿元,同比增长20.4%。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98.11亿元,比年初增加78.75亿元,同比增长18.8%,其中居民储蓄存款302.74亿元,比年初增加54.05亿元,同比增长21.7%;各项贷款余额389.35亿元,比年初增加66.62亿元,同比增长20.6%。从人民币贷款投向看,主要投向基础设施、重点工业企业和农业生产等方面,其中基本建设贷款90.41亿元,工业贷款65.84亿元,农业贷款44.71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了7.83亿元、8.18亿元和14.71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年末拥有普通高校4所,在校生1.5万人,当年招生数7413人;普通高中50所,在校生5.49万人;普通初中127所,在校生11.05万人,净入学率97.43%,每万人口初中在校生360人;普通小学690所,在校生19.56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98%;幼儿园602所,在园幼儿8.14万人,幼儿入园率86.66%;中等职业学校30所、在校生3.3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0所,在校生3252人,残疾儿童入学率97.92%。

举办了首届科技成果交易会,共征集到技术需求项目202项,现场签约41个项目,总投资达7.7亿元;推广科技成果206项,开发新产品205项,完成省级科技成果登记13项,市级科技成果登记31项。全市共引进推广各类农作物新品种270多个,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其中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引进推广农业新技术、新药剂、新肥料、新机具等100多项;主要农作物病虫短期测报准确率达95%以上,中、长期测报准确率达90%以上;大面积推广种植超级稻,万亩平均产量达688.6公斤/亩,比普通杂交稻品种增产15.4%;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平均亩比习惯施肥方法增收节支40多元,总增收节支1.2亿元。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参与科技活动人员为3440人,科技活动经济投入达72.8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6%。

十、文化和卫生

全市年末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2个,艺术表演场馆10个,群众艺术文化馆10个,博物馆10个。文化系统各类艺术表演团体艺术演出720场,观众21万人次,艺术表演场馆演出1225场次。公共图书馆10所,藏书总量90万册,群众文化团体94个。

全年实现2892个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任务,提前二年半完成“十一五”计划数;全市6个高山台全部建成开播,解决了边远山区群众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启动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完成全市80%行政村县乡村光缆联网和95%城网改造任务。2008年末全市广播电台9座,广播节目11套,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6.71%;电视台1座,电视节目2套,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7.91%。全市有线电视用户48.64万户,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干线总长17725.1公里。

年末共有卫生机构(不含诊所)418个,其中医院43个,卫生院114个;各类卫生技术人员9585人,其中医院5806人,卫生院1784人;卫生机构床位共8481张,其中医院5896张,卫生院2100张。全市10县(市、区)均开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试点工作,建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45个,覆盖城区人口83万人。10个县(市、区)全部建立新农合制度,参合农民总计208万人,参合率达95.1%,全年共有13.3万参合农民获得总额17945万元的新农合补偿款。全市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30/10万左右,婴儿死亡率控制在9.05‰,均控制在目标要求内。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市年末常住人口289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46.3%。出生人口3.53万人,出生率12.2‰;死亡人口1.76万人,死亡率6.1‰;自然增长率6.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98元,同比增长16.4%;人均消费支出9315元,同比增长13.0%;农民人均纯收入5712元,同比增长12.9%;人均消费支出4072元,同比增长13.9%。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4.46%,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7.27%。

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1%以内,新增城镇就业2.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34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68万人;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25.45万人,失业保险22.18万人,城镇医疗保险35.68万人,工伤保险15.21万人,生育保险10.1万人。城乡低保对象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其中城镇低保对象1.2万户2.44万人,全年发放低保金3848.58万元;农村低保对象3.93万户8.25万人,全年发放低保金6272.12万元。

十二、安全生产

各类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全面下降。全市共发生各类事故1353起,同比减少324起,下降19.32%;死亡237人,比省、市政府下达的年度控制指标减少8人,同比减少25人,下降9.54%;受伤1476人,同比减少343人,下降18.86%;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较大安全生产事故5起,低于年度控制指标6起;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44,低于0.47的控制指标;工矿商贸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3.48,低于3.49的控制指标;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4.16,低于4.42的控制指标;煤矿企业百万吨死亡率6.67,低于10的控制指标,较好地实现了省、市政府下达的年度安全生产控制目标。

十三、环境保护

地表水环境质量功能区达标率100%,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其中Ⅰ-Ⅲ类水质比例富屯溪为93.3%,同比提高了6.6%,闽江南平段和建溪均为100%。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功能区的要求,全年空气环境质量总体为二级。闽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列入流域重点污染治理及清洁生产的18个项目,5个已完成废水污染治理并通过环保验收;7个污染治理设施都已完工,投入试运行;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力度加大,禁建区内143家规模养殖场已全部开展治理,治理率达100%,禁建区外的401家规模畜禽养殖场大部分开展治理,治理率为86%。作为全省唯一以设区市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单位,2008年12月26日,通过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验收组初审验收,并上报国家环保部查核验收与命名。声环境质量控制在国家推荐值范围内,其中区域噪声环境监测值低于55分贝,交通噪声低于70分贝。此外,化学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辖区建制镇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全部完成。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