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0-01-08 莆田市统计局

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3.64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完成邮电业务收入18.43亿元,增长20.1%。

全年旅游、商务、探亲等人数共527.52万人次(不含一日游),比上年增长9.3%。入境旅游人数14.26万人次,增长11.9%,增幅居全省第5位,其中,外国人0.69万人次,增长1.1%,港、澳、台同胞13.56万人次,增长12.5%。国际旅游外汇收入0.52亿美元,增长24.5%,增幅居全省第3位。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513.26万人次,增长9.9%,增幅居全省第4位;国内旅游总收入40.84亿元,增长1.5%,增幅居全省第3位。

八、金融

全市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84.5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1%;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49.08亿元,增长16.6%(见表9)。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74.1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8.9%;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46.28亿元,增长17.6%。

表9:2008年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情况

指        标    年末数(亿元)   比上年增长(%)

各项存款余额    484.58       19.1

#企事业单位存款   75.39        18.3

储蓄存款      346.37       21.7

#定期储蓄     215.67       29.6

各项贷款余额    349.08       16.6

#短期贷款      188.88        8.7

中长期贷款      156.58        27.7

票据融资      1.85        255.8

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总收入为1581.31亿元,比上年下降14.2%;现金总支出为1556.68亿元,比上年下降14.5%。全年现金收支对轧累计净回笼24.63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普通高等教育招生4951人,在校生17576人,毕业生4191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8156人,在校生44663人,毕业生12024人。全市普通高中招生22514人,在校生73064人,毕业生24164人。全市初中招生49734人,在校生142791人,毕业生43188人。小学795所,小学招生32594人,在校生228712人,毕业生5098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83.2%,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含中职)94.2%。特殊教育在校生2070人。幼儿园在园幼儿75271人。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全部免除学杂费,春季受益学生35.35万人,秋季受益学生33.83万人。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和城市低保家庭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春季享受免费教科书的学生30.25万人,提供免费教科书280.34万册,总价值1307.95万元。秋季享受免费教科书的学生28.47万人,提供免费教科书306.49万册,总价值1523.08万元。对农村寄宿生进行生活补助,春季受益寄宿生3.43万人,秋季受益寄宿生3.49万人,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合计1405.19万元。

全市有19家规模企业荣获第二批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居全省第2位。共培育省高新技术企业22家,双密集型企业7家,省制造业信息化试点企业4家,省专利试点企业6家,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5家,市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33家。一大批高新技术产品开发成功并投入产业化生产,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投入市场。全市共获得专利公开公告221项,其中发明16项,实用新型86项,外观设计119项。32个科技项目被列入国家、省科技(重点)项目计划;组织编制市级年度科技计划项目,下达2008年新上科技项目76项。

年末共有国家级质量技术检测中心1个,产品质量认证代理机构1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个。

年末全市共有专业地震台站5个,前兆测项3个;地震遥测台网5个,子台5个;GPS观测基准站1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年末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3个,剧场、影剧院3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5个,公共图书馆3个,博物馆2个。文化系统各类艺术表演团体艺术演出1561场, 观众280万人次;剧场、影剧院演(映)出658场次。“妈祖信俗”被文化部推荐申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妈祖文化研究院和莆仙大剧院主体工程顺利落成。年末全市共有调频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2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0%;电视台1座,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1座,电视节目2套,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1%。全市有线电视用户34.27万户,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干线总长1842公里。全年报纸7种,总印数0.20亿份;期刊5种,总印数6万册。

全面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市参合人数239.02万人,参合率94.1%。人均最低筹资水平由上年的60元提高到90元,其中政府补助由50元提高到80元,农民个人缴费不低于10元的标准不变。加强围产保健工作,全市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83.0%,孕产妇死亡率为15.5/10万,婴儿死亡率为7.1‰。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深化,共选派68名医师帮扶山区乡镇卫生院。促进农村改水改厕,农村自来水受益人口234.65万人,农村自来水受益率86.4%,累计农村改厕50.16万户,农村粪便无害化处理率81.7%。

在世界重大体育比赛中,取得1项1人次世界冠军,3项5人次亚洲冠军,1项1人次亚洲亚军;在全国重大体育比赛中,取得7项7人次冠军,2项4人次亚军,2项12人次季军;在全省重大体育比赛中,取得98枚金牌。全市共部署“农民健身工程”点105个。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市年末常住人口284万人(见表10),全年净增人口1万人。全年全市人口出生率12.6‰,死亡率6.4‰,自然增长率6.2‰。

表10:2008年常住人口主要构成情况

指      标      年末数(万人)    比重(%)

全市常住人口     284.00       100.0

其中:城镇     131.49       46.3

农村     152.51       53.7

其中:男性     137.46       48.4

女性     146.54       51.6

其中:0-14岁    58.80       20.7

15-64岁    198.80       70.0

65岁及以上   26.40        9.3

农民人均纯收入6436元,增长14.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95元,增长16.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770元,增长14.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1199元,增长12.0%。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7.4%,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1.8%,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66.3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0.5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