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低幅增长。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71.95亿元,比上年增长2.2%(考虑价格下降因素,实际工作量增长3.8%),其中,国有经济投资435.68亿元,增长1.4%;集体经济投资84.41亿元,下降13.7%;城乡居民个人投资189.30亿元,增长11.4%。在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357.15亿元,增长3.9%;更新改造投资172.55亿元,增长2.5%;房地产开发投资174.16亿元,增长5.1%。全省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中,新开工项目3111个,比上年减少74个。年末在建的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项目计划投资为1977.11亿元,比上年增长16.2%。 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得到继续发展。全年农林牧渔水利业完成投资24.95亿元,比上年增长83.7%;能源工业完成投资114.22亿元,下降15.4%,所占比重由21.5%下降到18.0%;原材料工业完成投资57.89亿元,增长22.6%,所占比重由7.5%上升到9.1%;运输邮电通信业完成投资184.30亿元,下降3.0%。 住宅建设投资明显加快。全年住宅建设完成投资292.23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54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457万平方米,占84.3%,增长3.4%。 重点建设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全省62个在建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规模达158.16亿元,全年完成投资126.28亿元,全年累计到位资金120.44亿元。大部分在建重点建设项目形象进度基本按计划运行,其中,31个项目按期建成投产。10个“重中之重”项目中福泉高速公路、厦门海沧大桥、华能福州电厂二期扩建工程、东南(福建)汽车易地扩建工程、电子基地项目中实达集团金融电子化配套工程、厦华电子工业城一、二期工程及福日集团出口基地项目如期建成投产,梅坎铁路完成全线铺轨,棉花滩水电站、宁德飞鸾岭隧道左洞工程超额完成年度计划。 全省基本建设新增加的主要生产能力有:输变电线路长度(22万伏以上)296公里,市内电话自动交换机容量57万门,光缆58.8公里,公路里程232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48公里,铁路运营里程7.0公里,千吨级以上港口码头年吞吐能力368万吨。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加快发展。全年完成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增加值382.58亿元,比上年增长10.5%。 交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高速公路建设取得新进展,综合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货物周转量747.43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0.8%。其中,铁路144.80亿吨公里,增长2.0%;公路185.35亿吨公里,增长12.6%;水运416.50亿吨公里,增长13.3%;航空0.78亿吨公里,增长5.4%。旅客周转量完成388.69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0.6%。其中,铁路66.4亿人公里,增长8.4%;公路288.23亿人公里,增长11.3%;水运1.44亿人公里,下降10.0%;航空32.62亿人公里,增长10.4%。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5285万吨,比上年增长17.0%。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80.80亿元,增长45.2%。邮电业务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邮政信函、电报等传统业务继续下降,电信业务持续增长。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172.95亿元,比上年增长47.0%,占邮电业务总量95.7%。全省县以上城市全部实现电话交换程控化,城乡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608.2万门。城乡电话用户达436.2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250.65万户,分别比上年增长25.5%和76.3%。城乡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15.4部,其中,城市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44.1部,移动电话普及率达每百人7.61部。数据通信业务高速发展,年末数据基本业务用户达2.2万户,比上年增长10.7%。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达13.10万户,增长2.4倍。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6.25亿元,比上年增长10.0%,考虑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0%。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705.84亿元,增长9.9%;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540.41亿元,增长10.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消费品零售额896.96亿元,增长11.0%;餐饮业140.63亿元,增长13.6%;制造业58.77亿元,增长7.1%。分经济类型看,公有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53.93亿元,非公有经济实现892.32亿元,分别增长7.0%和11.3%,非公有经济在流通领域所占份额逐年上升,已成为我省流通领域的重要力量。 贸易餐饮网点建设进一步规范。全省拥有各类贸易网点42.16万个,其中,批发贸易业2.80万个,零售贸易业29.90万个,餐饮业9.46万个。年末从业人员124.48万人,其中,批发贸易业15.03万人,零售贸易业82.85万人,餐饮业26.60万人。 商品交易市场建设有所加强。全省共有商品交易市场1790个,年成交额610.28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专业批发市场156个,成交金额206.10亿元。全省年成交额超亿元市场70个,共成交326.85亿元,占全部成交额的53.6%。 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经营状况没有明显改善。全省大中型批发零售贸易业企业全年销售收入净额744.40亿元,比上年增长7.4%;毛利率为7.8%,与上年持平;财务费用9.14亿元,下降6.3%;实现利润总额6.62亿元,下降4.5%;上缴税金10.50亿元,增长14.6%。全省百家重点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企业全年销售收入净额比上年增长1.0%;销售利润率为4.0%,与上年持平;销售毛利率8.7%,下降0.2个百分点。 七、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在困难中开拓前进,进出口贸易呈现恢复性增长。据海关统计,全省进出口总值176.4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其中,出口总值103.76亿美元,增长4.1%;进口总值72.69亿美元,增长1.0%。全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58.8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0%,占全省出口总值的56.7%。厦门经济特区出口44.36亿美元,增长3.4%,占全省出口总值的42.8%。 外商直接投资保持一定规模。全年新签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1439项,比上年下降28.3%,合同金额49亿美元,下降2.0%;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0.24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平均规模340.51万美元,比上年增加91.18万美元。在新签合同中,投向第一产业合同金额2.87亿美元,下降9.6%;投向第二产业合同金额36.39亿美元,增长1.5%;投向第三产业合同金额9.74亿美元,下降11.2%,其中,外商投向房地产业项目的投资额为6.3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3%。年末实有工商注册登记的外商投资企业17965家。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规模有所下降。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2249项,比上年下降21.3%;合同金额3.61亿美元,下降17.7%。完成营业额4.47亿美元,下降13.9%。年末在外人数5.68万人,比上年增长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