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861”行动计划成效显著。全年共安排“861”行动计划续建、新开工项目101项,总投资规模641.29亿元,当年完成投资82.59亿元。岳潜高速公路、石化“油改煤”、菱湖风景区、枞阳海螺水泥余热发电、大发柴油机生产基地等项目进展顺利。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8.07亿元,增长18.20%,比上年提高 3.08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农村市场趋于活跃,全年城市消费品零售额91.72亿元,增长18.06%;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06.35亿元,增长18.3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57.24亿元,增长17.74%;餐饮业零售额38.35亿元,增长20.71%;其他行业零售额2.48亿元,增长9.62%。 反映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住宅、通讯、汽车、文化教育等消费持续升温。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家用电器及音像制品类增长12.59%,汽车类增长58.73%,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3.30%,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56.63%,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3.99倍,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66.71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35.84%。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外贸进出口增加。全年进出口总额37056.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1.31%。其中,出口28670.38万美元,增长29.89 %;进口8385.82万美元,增长36.41 %。 外商直接投资势头良好。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46家,比上年增长21.05%;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7587万美元,增长24.49%;实际利用外资额1413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3.89%。 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稳步扩大。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新签合同金额1050万美元,增长62 %;完成营业额806万美元,增长31%;当年外派劳务人员219人,增长3.3%。 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接待海外游客19471人次,增长36.64%;接待国内游客930.80万人次,增长28.59 %。旅游总收入59.53亿元,比上年增长28.40%。其中,旅游外汇收入900.59万美元,增长22.15%;国内旅游收入58.84亿元,增长28.53%。 七、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年运输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9.99亿元,比上年增长13.9%。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 1222682万吨公里。其中,铁路71175万吨公里;公路247207万吨公里;水运904299万吨公里。全年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559966万人公里。其中,铁路45598万人公里;公路514153万人公里;水运215万人公里。 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8.8万辆,比上年增长17.33%。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6.7万辆,增长26.4%。民用轿车拥有量15580辆,比上年增长57.51%。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5.10亿元,比上年增长14.82%。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2.1亿元,增长13.63%;邮政业务总量3.1亿元,增长17.41%。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152万户,比上年增加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03万户,增加9万户。年末计算机互联网用户12.6万户。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增收。全年全市财政收入为58.16亿元,比上年增收12.89亿元,增长28.5%。地方财政收入32.20亿元,增长31.2%,其中,地方工商税收为17.42亿元,比上年增长32.0%,企业收入增长27.3%,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财政支出81.61亿元,增长33.8%。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32.8%,文教科卫事业费支出增长47.3%,其中教育支出增长32.3%,城市社区事务增长25.4%,社会保障补助和就业支出增长21.4%,公共安全支出增长32.1%。 金融机构存贷款稳定增加。全市金融机构存款年末余额为607.87亿元,比上年增长19.8%,比年初增加100.58亿元,同比多增20.27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405.21亿元,比年初增加54.38亿元,同比多增2.47亿元。全市金融机构贷款年末余额为341.65亿元,比上年增长9.14%,比年初增加28.64亿元,同比多增0.62亿元。 全年全市保险系统保费收入15.96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其中,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3.11亿元,增长20.0%;人身险业务保费收入12.84亿元,增长27.2 %。赔款和给付7.04亿元,增长73.3%。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2.00元,增长7.3 %;人身险业务赔款和给付支出5.04亿元,增长129.1%。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2007年末,全市有普通高校3所,当年招生9339人,在校学生23092人。毕业生5363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不含技工学校)当年招生3.82万人,在校生9.45万人,毕业生2.12万人。普通高中招生5.2万人,在校生15.67万人,毕业生5.4万人。初中招生11.6万人,在校生33.53万人,毕业生10.41万人。普通小学招生7.08万人,在校生46.24万人,毕业生11.12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86.56%,比2006年增加5.85个百分点。高中阶段入学率达62.16%,比2006年增加3.53个百分点。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为98.81%,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98%;普通初中和小学学生辍学率分别为0.03%和0.04%。 科技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年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为4.6亿元。共取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55项。主要科技成果有:WD618/WD615系列柴油机活塞环、JCF175S紧密纺纱线系列产品开发与工艺技术研究、转基因抗虫棉病虫发生规律与对研究。获国家级科技项目5项,省级项目27项。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6家,认定高新技术产品42项。民营企业科技活动活跃,取得年技工贸总收入72亿元。全年受理专利申请量208件,获得专利授权数134件。 质量检验工作得到加强。全市共有县以上产品质量检验机构10个,其中系统内10个。完成产品认证的企业20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9个,强制检定计量器具4.69万台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继续发展。2007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2个,文化馆12个,公共图书馆9个,博物馆4个。广播电台1 座,电视台1座,中短波转播发射台2座,调频转播发射台100座,电视转播发射台53座。全市有线电视用户43.27万户。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5.46%,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5.36%。全年出版报纸3种,总印数2563.9万份;期刊(杂志)4种,总印数11.37万册;年末全市共有各级档案馆10个,馆藏档案资料13.1万册,库馆总建筑面积14746万平方米。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含门诊部、所、室)1298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09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0个,卫生监督所(站)10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70个。医院、卫生院床位15750张。卫生技术人员1598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6194人,注册护士4416人。乡镇卫生院169个,农村有医疗点的村占总村数的比例为100%。全市共有9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实际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416.7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