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08 安庆市统计局

安庆市统计局

2004年2月4日

2003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方针政策,深化各项改革,加快结构调整,扩大对外开放,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克服了“非典”和高温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国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经济运行质量持续提高,城乡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科技、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23.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8.67亿元,增长2.4%;第二产业增加值145.98亿元,增长12.1%;第三产业增加值108.95亿元,增长10.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5352元,比上年增加626元。

市场价格稳中略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升1.4%。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升2.1%,消费品价格上升1.1%。分类别看,食品和居住价格分别上升6.2%和2.1%,烟酒及用品、医疗保健用品、交通和通信等分别下降0.7%、0.6%、1.8%,衣着、家庭设备及用品分别下降5.0%和7.9%。

就业规模继续扩大,就业岗位呈多样化,单位从业人员继续减少。全市城镇新增就业岗位37634个。年末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为4%。年末全市单位就业人员28.91万人,比上年减少2.35万人。年末全市在岗职工28.15万人,比上年减少1.94万人。

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改善。农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品种、品质和布局的优化,内部结构日趋合理。工业结构加速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取得成效,石油化工、纺织服装、汽车配件、建筑材料、机械、能源原材料等行业主导作用日益增强,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始形成。三产中新兴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国内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22.9:44.1:33.0调整为21.2:45.1:33.7。全年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19.66,比上年提高14.2个百分点;实现销售收入213.5亿元,增长23.1%;实现利润5.36亿元,增长30.0%。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层次和集中度仍然不高,工业化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经济外向度低这“三低”问题仍较突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就业和再就业压力不断增大;民间投资不够活跃,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经济增长的基础尚不稳固。

二、农业

种植业结构调整趋向市场化。油料、棉花、药材等种植面积有不同程度增加,粮食播种面积有所减少;蔬菜生产在精细品种增加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597899公顷,比上年减少1.0%。

粮食产量继续调减。全年粮食产量172.97万吨,比上年减少4.3%。其中夏粮产量5.63万吨,减少19.8%;早稻产量43.44万吨,减少1.9%;秋粮产量123.90万吨,减少4.3%。

主要经济作物产量增加。全年棉花产量6.3万吨,比上年增长8.9%;油料产量18.8万吨,增长16.9%;茶叶产量3384吨,增长10.9%;水果产量15349吨,增长17.1%。

林业发展迅猛,畜牧业、渔业生产稳定。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45855公顷,比上年增长91.5%,幼林抚育作业面积110916公顷次。全年肉类总产量22.46万吨,比上年增长6.1%;禽蛋产量11.92万吨,增长15.7%;水产品产量26.9万吨,增长5.2%。

农业现代化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继续加强。2003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77.8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1%;农村用电量54382万千瓦小时,增长1.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产销衔接良好。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15.13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现价产值220.5亿元,同比增长20.4%(不考虑价格因素)。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企业增长19.04%,股份制企业增长31.34%,三资企业增长20.94%,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长25.34%;重工业增长23.09%,轻工业增长14.91%;八县(市)工业增长17.62%,市区工业增长22.02%。从产销情况看,普遍衔接良好,全年产销率为98.5%。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7.36亿元,比上年增长30%,新产品产值率为3.4%。主要工业产品中,原煤、布、合成洗涤剂、水泥、原油加工、发电量增长迅速,分别比上年增长8.8%、14.3%、9.8%、8.2%、7.5%和27.2%;

建筑业快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完成总产值50.67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全市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利税总额2.35亿元;施工工程个数3657个,其中投标承包工程2036个;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8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46.9万平方米,其中投标承包的房屋施工面积697.5万平方米,增加142.3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643万平方米,增加99.4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2003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3.2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其中,基本建设投资39.6亿元,增长19.9%;更新改造投资26.0亿元,增长67.3%;房地产开发投资10.5亿元,增长15.0%。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保持较好水平。全年水利业投资1.79亿元;交通运输业及电力投资18.09亿元。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安庆大电厂完成投资6.10亿元,安庆长江公路大桥完成投资4.01亿元,安庆大学完成投资1.3亿元,枞阳海螺水泥工程完成投资4.61亿元,合铜黄高速枞阳段,怀宁海螺水泥,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进展都很顺利。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销售稳定快速增长。2003年,虽然受“非典”的短期冲击,全市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仍较好,城乡居民购买力水平进一步提高,消费升级加快,消费热点比较突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14.5亿元,增长10.12%。从城乡看,城市零售额50.89亿元,增长12.4%;县及县以下63.64亿元,增长8.3%。从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00.1亿元,增长9.3%,餐饮业12.6亿元,增长16.5%,其他行业1.8亿元,增长16.3%。从商品类别看,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吃、穿、用类商品零售额全面增长,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6.9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1倍,用的商品也较快增长,其中汽车类增幅达2.57倍,通讯器材比上年增长87.33%。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进出口稳步增长。2003年,我市大力调整出口商品结构,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保持了全年进出口稳步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达1595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3.0%。其中,出口总额12621万美元,增长26.8%;进口总额3329万美元,增长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