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08 安庆市统计局

1998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以增加投入、扩大内需、鼓励出口为主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努力克服亚洲金融危机和严重的洪涝灾害带来的影响,切实做好各项工作,全市国民经济保持增长,各项改革稳步推进,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

一、综述

全市经济增长呈先抑后扬、逐步好转之势。上半年由于受恶劣气候及洪涝灾害和亚洲金融危机等突发性因素的多重影响,国民经济呈负增长。下半年,在扩大内需、加大投资力度政策的有力带动下,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发扬“抗洪精神”,各条战线加大工作力度,经济运行明显改观,经济下滑势头得到遏制。预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48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下降0.8%,第二产业增长10.9%,第三产业增长11.7%。

市场价格总水平持续在低位运行。继1997年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下降1.2%之后,1998年商品零售价格又比1997年下降1.7%。这一方面得益于国家正确的宏观调控和农业连续丰收,另一方面,市场需求平淡、商家竞争加剧,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物价的上涨。各项改革取得新的突破。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98年底止,有4331户企业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其中17户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601户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1户企业的兼并破产、2户企业的减员增效获国家批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步伐加快,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初步建立,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得到初步落实。住房制度改革力度明显加大,住房公积金归集总额累计已达1.1亿元,安居工程规模进一步扩大。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全面启动,金融、证券监管体制进一步理顺。

二、农业

1998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科教兴农,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努力克服春冻、特大洪水等多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影响,农业生产形势基本稳定,粮食、棉花、油料虽比上年有所减产,但与正常年景比,仍属高产年份。全年粮食总产198.46万吨,比上年下降5.2%;棉花产量50122吨,比上年下降24.5%;油料产量84548吨,比上年下降36.7%。林业生产建设稳步发展,全年造林面积17841公倾,比上年增长13.3%;幼林抚育面积142.4万亩次,比上年减少6.6%。畜牧业、水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势头。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完善。1998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57.47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6.6%;农用拖拉机4.38万台,农用载重汽车3150辆,排灌动力机械5.34万台。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6.17万吨,增长4.6%。农田水利建设步伐加快,有效灌溉面积继续扩大。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增长。全年工业增加值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10.9%。产品结构有所调整,技术含量高、适销对路产品生产增长较快。化肥、农药、啤酒、合成洗涤剂等产品产量稳定增长;一些生产能力过剩的一般日用消费品的生产下降。

受市场约束增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企业经济效益低下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全市416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70.8%,比全省水平低2.1个百分点;工业产销率为96.4%,比上年高0.48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问题依然严重,亏损企业亏损额达51120万元,增长85.8%,其中国有企业亏损30146万元,增长65.7%。

建筑业持续发展。1998年,全市建筑业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6%。国有建筑业企业房屋竣工面积233.7万平方米,下降17.2%,全年国有建筑企业劳动生产率7098元/人。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1998年,全市积极落实国家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由年初几个月比上年同期下降逐步转为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1.4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国有单位投资完成27.6亿元,增长18.5%。在国有单位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20.9亿元,增长25.6%;更新改造投资完成3.2亿元,下降11.2%。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8亿元,下降6.0%。

重点项目建设得到加强。当年国家和省、市安排的重点项目35个,累计完成投资42亿元,当年建成或部分建成的重点项目有8个,沪蓉高速公路高界段、安庆港集装箱码头二期、铜安高等级公路和220KV安庆至怀宁输变电工程等项目建成或基本建成,进一步改善了投资环境,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

小城镇建设取得成效。到1998年底,全市小城镇211个,其中建制镇96个,农村集镇115个。当年小城镇建设总投入3.7亿元,其中县以下建制镇为1.9亿元。省政府确定的9个试点镇工作初见成效。

五、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发展步伐加快,服务质量继续提高。

邮电业市场化程度不断加大,城乡通信网规模和技术层次进一步提高。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9117万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中央国有业务总量35107万元,地方国有业务总量4010万元。长途电话、市内电话发展速度加快,电话普及率提高。市内电话年末到达户数153772户,比上年增长16.9%,农村电话年末到达户数100181户,移动电话年末到达户数38295户,是上年的2.5倍。已通电话的行政村数占行政村总数的91.0%。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商品市场在买方市场格局下保持平稳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2289万元,比上年增长6.9%。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72289万元,增长8.5%;县的零售额215518万元,增长5.7%;县以下零售额284482万元,增长6.3%。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和集体商业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下降,降幅分别为8.9%和3.2%;私营、个体和其它经济类型保持较快增长,增幅分别为74.3%、14.9%和17.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和制造业增长稳定,分别增长7.0%和5.8%;餐饮业增长12.4%;农民对非农业居民的零售额增长17.8%。物价保持低位运行。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下降1.7%,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升0.1%。

七、对外经济

外贸进出口增长。1998年,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全市各级外贸部门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积极开拓其它国际市场,主动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努力扩大对外出口。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551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0%。其中,出口总额4580万美元,增长6.6%;进口总额934万美元,增长9.0%。据市利用外资办公室统计,全年利用外资协议额714万美元,比上年下降39.7%,实际利用外资额3738万美元,增长6.2%,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275万美元,下降54.8%。当年全市新批“三资”企业10家。旅游经济继续保持发展。1998年,全市积极发展旅游业,进一步优化旅游市场环境,努力把金融危机对旅游业的影响降到最低点。全年旅游总收入16295万元,旅游外汇收入475万美元。接待国内外游客3377人次,其中接待海外游客213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