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199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996年是“九五”计划开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九五”发展目标,克服严重自然灾害,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市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市场物价回落,购销活跃,治理通货膨胀取得成效,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持续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得到增强。初步测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05亿元,比上年增长17.2%,比全省增幅高4个百分点。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64亿元,增长17.2%,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1.2%。“九五”开局良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仍较脆弱,企业经济效益滑坡,经济结构不尽合理。 一、农业 1996年,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工作放在首位,以奔小康统揽工作全局,加大对支农生产的投入,特别是针对我市农业生产多次遭受暴雨袭击,内涝严重的实际,制定了~系列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和灾后增收补救措施,农业生产在大灾之年仍稳步发展。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3亿元,增长7.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9%。 主要农产品保持稳定发展,水产品再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年水产品产量可达15万吨以上,比上年增长37.0%。 林业生产建设和造林绿化工作取得新的成绩。1996年全市完成造林面积11.2千公顷。 畜牧业生产保持增长的势头。多数畜产品产量保持增长。 渔业生产再创历史最好水平,发展势头强劲。到1996年底,全市养殖水面达139.3千公顷,全年水产品产量达15.l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37.0%。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得到改善。1996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37.9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3.4%,全市化肥施用量(折纯)14.l万吨,增长4.6%。农田水利建设得到加强,有效灌溉面积继续扩大。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和商业、饮食业等非农产业占农村经济的比重持续上升。 二、工业和建观业 1996年,我市围绕着“两个根本性转变”,加大对企业改革力度,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80.5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9.3%。 产品结构有所调整。基础、能源等主要产品增长较快。 1996年,全市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123.3亿元,工业产品销售率94.l%,资产利税率9?l%,流动资产周转次数2.29次,按增加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现行价)18636元/人。但企业亏损情况仍较严重,整体经济效益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建筑业生产稳步发展。1996年完成增加值7.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7%。建筑业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8.9万平方米。全员劳动生产率达26286元,比上年增长9.4%。 三、固定资产投资 1996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略有下降。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名2.6亿元(包括农村私人建房),比上年同期下降2.5%。其中,国有单位完成投资额23.96亿元,比上年下降4.6%。在国有单位投资额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17.03亿元,比上年下降9.9%,更新改造完成投资4.44亿元,比上年下降0.8%。 1996年,基本建设投资重点放在基础产业及部分重点项目上,当年新增固定资产41.8亿元,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蒸馏设备20万吨/年,裂化设备40万吨/年,发电机组容量11万千瓦,输电线路长度(11万伏及以上)165公里,会成纤维单体5万吨/年,改建公路108公里,城市自来水供水能力2万吨/日,城市道路扩建长度2公里,安庆石化总厂丙烯睛及睛给工程。 1996年,我市对老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加大。当年新增固定资产3.63亿元。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油灌容量5万平方米,水泥12万吨/年,啤酒3万吨/年,汽流纺576头。 四、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生产持续发展,邮电通讯业取得新成绩。全年运输邮电业完成增加值75亿元,比上年增长17.2%。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6亿元,比上年增长36.6%。特别是特快专递、无线寻呼、移动电话等新业务有了新的发展,业务量分别比上年增长7.9%、101.4%和109.9%。长途电话、市内电话发展明显加快。市内电话年末到达户数为10.9万户,住宅电话用户达90468户,分别增长28.6%和33.4%。 五、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1996年,随着农副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和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我市国内市场商品供应充裕,市场购销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6亿元,比上年增长22.5%;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4.5%。在消费品零售额中,城市20.9亿元,增长27.4%;县及县以下分别为17.5亿元和24.2亿元,分别增长18.4%和21.5%。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改善购物环境为主要方式的商业竞争进一步强化。 各种经济类型的消费品零售额全面增长。国有经济19.l亿元,增长20.00%;集体经济17.3亿元,增长21.3%;个体经济16.l亿元,增长19.2%。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增长26.5%。 1996年,全市各级外经贸部门积极贯彻“外向带动”战略方针,采取多种措施,克服外贸政策调整等诸多因素,积极扩大外贸出口,外贸进出口由降转升,出口保持了快速增长。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654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4.2%。其中,出口4225万美元,增长34.6%;进口2321万美元,增长173.4%。 1996年,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来抓,加强物价的管理与监督,物价涨幅明显回落。全年零售物价涨幅都在10%以下,粮食调价出台,市场平稳粮价回落,比上年同期低15.6个百分点。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7.?0%,不仅低于省政府年初确定的调控目标,而且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9.9%,比上年回落5.4个百分点。 六、财政、金融保险业 1996年,财政部门积极推进财源建设,完善征管制度,进一步强化“争先进位’抛意识,围绕着一个主线,建立两个机制,做到三个必须,实现两个消灭、两个提高的要求来加大工作力度,使全市财政收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收入18.53亿元,比上年增长28.1%;支出12.86亿元,增长22.3%。财政收入增长幅度超过了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幅。 金融改革进展顺利,金融形势平稳。1996年银行两次适时调整利率,试行公开市场操作业务及实现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可兑换等方面的改革举措,在我市实施平稳。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也取得成功。存、贷款均稳步增加,现金回笼保持了净回笼的良好形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