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07 台州市统计局

质量、标准化、计量工作和气象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强。2001年,我市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年抽查了1862家生产企业1862批次产品,合格率为80%。建立了省级摩托车检测中心和市级汽配检测中心、产业用布检测中心。全年有65家企业通过ISO9000系列认证,36家通过安全认证。有26家重点骨干企业的35项产品采用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制定了22个农业标准。计量标准器具及配套设备受检率达100%。气象服务工作进一步增强。年末全市有气象服务站11个,其中国家基准气候站1个,国家基本站3个。气象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城市气象系列化服务得到加强,已成功推出人体舒适度、穿衣指数等预报。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基础教育得到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学龄人口入学率达99.86%,比上年提高0.14个百分点;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比例达75.77%,比上年提高8.03个百分点。高中段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市有普通高中80所,在校生8万人,招生3.06万人,招生数比上年增加0.21万人;各类职业中学55所,在校生4.06万人,招生2.05万人,招生数比上年增加0.62万人。高等教育发展跃上新台阶,台州师专全年共招收各类学生2164人,在校生4078人;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全年招生1211人,在校生2814人;台州电大招生3217人,在校生4500人。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得到重视,幼儿园在园幼儿12.87万人,比上年增长45.9%;特殊教育招生331人,比上年增长116.3%,在校生2289人,增长40.9%。社会力量办学继续壮大,全市共有社会力量举办的学历教育机构82所,在校生5.4万人。师资队伍建设得到不断加强,教师学历合格率进一步提高。小学、初中、普通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7.1%、94.7%和78.7%,分别比上年提高1.1、2.2和7.5个百分点。全市有7人获全国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有2人获省“功勋教师”称号,35人获省“春蚕奖”,10人获“绿叶奖”。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化艺术创作取得新成果。我市选送的小品《沥沥雨、红红伞》获全国第十一届群星奖比赛金奖和第六届华东地区戏剧小品比赛一等奖;省第三届歌曲新作演唱大赛,我市获演唱金奖1名,创作银奖3名;全国“蒲公英”少儿书画、摄影比赛浙江选拔赛,我市获金奖5名。基层文化工作出现新气象,以创建“东海明珠”为龙头的基层文化建设继续全面推进,组织开展了台州市文艺精品下乡巡演活动、台州市广场文化主题月活动和农民文化活动月等多项活动,活跃了基层文化,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文物保护工作有新突破,天台国清寺、临海台州府城和桃渚古城被国务院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现了我市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零的突破。档案工作有新进展,年末全市有综合性档案馆10个,馆藏档案总量37.16万卷,比上年增长21.2%,馆藏资料7.13万册,增长4.1%,开放各类档案5.75万卷,增长4.5%。

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2001年末,全市有自办广播节目8套,日平均播音时间近126小时;自办电视节目8套,平均每周播出时间816小时。年末全市拥有有线电视用户83.85万户,广播和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0%到95.7%,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总长度达到2.46万公里,比上年末增长20.1%。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市有医疗卫生机构664个,医疗床位10496张,床位数比上年末增长9.8%;其中医院、卫生院370个,医疗床位10396张,增长9.9%;全市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57万人,比上年增长5.7%,其中医生0.71万人,增长9.6%。妇幼保健工作进一步提高,孕产妇死亡率由上年的12.01/10万下降为8.71/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0.57‰,比上年下降了0.94个千分点。全市无偿献血达3.38万人次,无偿献血率为63.8%。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初步形成,全市共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360个,建立健康档案17.8万份;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设备条件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年末全市有各类卫生院328个,村设置的医疗点1990个,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2594人。农村卫生状况继续改善,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2.8%,卫生厕所覆盖率达58.5%。

体育事业全面发展。全民健身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全市投入到健身活动的人数约占总人口的29%。有8个单位和5人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个人。竞技体育再创佳绩,共夺得全国比赛金牌8枚、银牌2枚、铜牌4枚;省级比赛金牌69枚、银牌49枚、铜牌47枚。全年全市体育彩票累计销量达到1.3亿元。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新的进展。年末全市共有环境保护机构28个,各类工作人员312人;各级环境监测站9个,环境监测人员168人。环境法制建设得到加强,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年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率为96.1%,环保“三同时”执行率为100%。全市立案查处环保违法案件811起,责令停产整顿235家。全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88.6%,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92.5%,大气环境质量稳定在国家二级以上标准。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目前已建成规范化饮用水源保护区24个,城市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76.7平方公里,烟尘控制区163平方公里;生态示范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玉环县列入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温岭市、天台县、仙居县列入省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台州市市区和临海市积极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十二、人口就业、社会保障和人民生活

人口保持缓慢增长。年末全市总人口548.5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9万人,其中市区总人口143.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73万人。全年共出生6.17万人,死亡3.14万人,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1.27‰和5.7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53‰。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年末全市城镇职工31.74万人,城乡个体私营从业人员63.64万人。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得到加强。年末全市有各级职业介绍机构253个,介绍就业人数达22.43万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0.21万人,下岗职工再就业0.11万人。全年共有1.06万人参加再就业培训,其中失业人员参加培训0.5万人,下岗职工参加培训0.56万人。年末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员1.1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

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年末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33.76万人,其中在职职工26.9万人,离退休人员6.86万人。全年征缴养老保险费7.1亿元,支付养老金5.72亿元。全市参加失业保险职工28.41万人,共征缴保险费4431万元,发放失业保险金2273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到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达4.52万人;年末全市参加大病医疗保险人数达13.8万人,其中在职职工9.01万人,退休人员4.8万人,共征缴保险费7894万元,发放医疗补助金7674万元。全市参加工伤和生育保险人数分别达到12.98万人和12.93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