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邮电通信能力不断提高。2008年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收入64.61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为211.86万户,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为37线/百人。全年新增移动电话用户36.39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554.13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97户/百人。年末已有国际互联网用户64.65万户,其中宽带用户55.82万户,比上年增加9.70万户。 六、国内贸易和旅游业 消费品市场增长较快。2008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9.71亿元,比上年增长1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1%。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419.77亿元,增长19.0%;县城消费品零售额103.01亿元,增长20.4%;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86.93亿元,增长18.5%。分行业来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04.87亿元,比上年增长24.8%;零售业实现零售额507.22亿元,比上年增长18.0%;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95.59亿元,比上年增长19.0%。商贸设施日趋完善,欧尚超市、新时代购物中心开门营业。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537家,成交额844.48亿元,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有94家。 市场物价有所上扬。2008年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9%。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6.0%,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0%。食品类价格和居住类价格分别比上年上涨11.9%和5.1%。 旅游环境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台州耀达国际酒店成功通过国家旅游局评审,成为我市首家五星级饭店。全市共有星级饭店67家,客房7726间,床位13497张,旅行社113家。成功举办第五届中国台州旅游节等系列活动。全年共接待旅游总人数2605.2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3%,其中入境旅游人数10.38万人次,增长11.5%。实现旅游总收入208.59亿元,比上年增长19.0%,其中旅游外汇收入7047万美元,增长13.7%。 七、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在逆境中较快增长。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38.1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5%。其中自营出口总额突破百亿元大关,达117.64亿美元,增长25.6%。全年外贸企业出口17.74亿美元,增长3.7%;三资企业出口26.72亿美元,增长10.6%;生产企业出口73.18亿美元,增长39.8%。在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出口107.14亿美元,增长24.3%;加工贸易出口10.42亿美元,增长45.8%。主要出口产品中,汽摩及部件、医化产品、家具和船舶出口仍然保持较快增长,分别比上年增长36.3%、32.3%、37.2%和106.4%。2008年末我市有进出口实绩企业3190家,比上年末增加494家,其中进出口超亿美元企业有13家。出口国家和地区已达207个。 全年新签外资项目38个,项目总投资4.35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2.7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66.6%,实际利用外资2.39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3.3%。全年增资项目41个,合同利用外资1.54亿美元。新批总投资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12个。境外投资稳步推进。全年新批境外投资项目39个,中方投资额6852万美元。全市累计境外投资项目315个,中方累计投资额2.25亿美元。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运行稳健。2008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371.7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2.4%,当年新增存款434.14亿元,比上年多增162.52亿元。其中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1210.0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9.5%,当年新增275.89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926.2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2%,当年新增贷款315.01亿元,比上年多增12.26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比为81.2%。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3010.16亿元,现金支出13098.75亿元,收支相抵现金净投放88.59亿元。 保险业务快速发展。年末全市有各类保险机构(含分支机构)32家,比上年增加8家。全年保费总收入49.40亿元,比上年增长32.0%。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9.94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29.4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4%和39.4%。全年保险机构共支付各类赔款13.30亿元,比上年增长33.5%。其中财产险赔款12.23亿元,增长36.2%;人身险赔款1.08亿元,增长9.3%。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08年,全市科技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例为3.0%,比上年提高0.2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92.73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6%。顺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验收,浙江高校产学研联盟台州中心、浙大台州研究院光电与信息研究所开始运行,“知识杨浦”(台州)科技合作和转化中心、上海高校台州技术转移中心成功签约。吉利集团和海正集团被授予“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称号。目前,全市已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5家,省级研发中心99家,有55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全年申请专利9043件,比上年增长44.0%;专利授权4811件,增长4.8%,其中发明168件,增长104.9%。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228项,技术交易额8.80亿元。 大力加强品牌培育和质量提升工作。2008年末,我市共有驰名商标80件,其中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的驰名商标有9件。全市有中国名牌产品19个;浙江名牌产品189个,比上年增加37个。全市工业产品质量指数为97.8%,产品省级监督抽查合格率为88.07%。全市累计有445家食品企业取得632本QS证书。 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和课本作业本费,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得到提高;加强特殊教育,启动建设台州市聋哑学校;高校服务地方能力和人才培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有幼儿园1278所,在园幼儿22.59万人,普通小学600所,在校生41.18万人,初中在校生20.63万人,高中段在校生(含技工学校)16.51万人,初升高比例达到98.52%。全市特殊教育招生(含普通学校随班就读)284人,在校生2070人。新增省级及以上中等职业学校实训基地4个。全市全日制普通高校招生9486人,在校生27254人,成人高校在校学生21428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5%,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全市共解决13.78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大市建设步伐加快。市档案馆建成投入使用,市图书馆、市青少年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基本建成。成功举办元宵大型灯会和第三届农民文化节等活动。全市已建有4个省级文化先进县,61个省东海文化明珠乡镇,4145家基层文化俱乐部。年末全市有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9个,公共图书馆10个,自办广播节目10套,自办电视节目10套。年末全市拥有有线电视用户129.58万户,数字电视用户8.36万户。全年广播节目播出时间70189小时,电视节目播出时间56456小时。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和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为99.64%和99.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