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邮电通信能力不断提高。2007年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31.88亿元,比上年增长24.0%。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15.53万户,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达38线/百人,电话交换机装机总容量达300.10万门。全年新增移动电话用户84.77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517.74万户。年末已有国际互联网用户54.84万户,其中宽带用户46.12万户,比上年增加8.80万户。 六、国内贸易和旅游业 消费品市场活跃繁荣。2007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6.17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增幅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352.82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县城消费品零售额85.54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57.80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分行业来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75.95亿元,比上年增长14.6%,零售业实现零售额427.12亿元,比上年增长17.3%,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80.20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538家,成交额798.79亿元,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有75家。农村现代流通网络进一步完善,全市有镇级连锁超市门店149家,村级连锁加盟店874家。 市场物价有所上涨。2007年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1%。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5.0%,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2%。食品类价格涨幅居各大类之首,比上年上涨11.9%。 旅游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年末全市拥有旅游星级宾馆饭店70家,客房7610间,床位13169张,各类旅行社109家。景区品质有效提升,全市共有4A级旅游区5个,3A级旅游区4个。成功举办第四届台州旅游节、中国江南长城节、中国仙居仙梅节等系列活动。全年共接待旅游总人数2182.9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4%,其中入境旅游人数9.31万人次,增长14.7%。实现旅游总收入175.28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其中旅游外汇收入6199.92万美元,下降3.8%。 七、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在调整中快速增长。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大关,达到110.9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6%。其中自营出口总额93.65亿美元,增长33.1%。全年外贸企业出口16.52亿美元,增长27.4%;三资企业出口24.17亿美元,增长18.8%;生产企业出口52.96亿美元,增长43.0%。在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出口86.22亿美元,增长34.9%;加工贸易出口7.15亿美元,增长14.5%。主要出口产品中,箱包、服装、机电产品出口增长较快,分别比上年增长52.9%、35.8%和38.6%。2007年末我市有进出口实绩企业2696家,比上年末增加445家,其中进出口超亿美元以上企业有7家。出口国家和地区已达206个,比上年末增加4个。 利用外资保持平稳。全年新签利用外资项目95个,项目总投资13.56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8.1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实际利用外资3.12亿美元,与上年持平。新批总投资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38个。增资成为亮点,全年增资项目合同利用外资2.22亿美元,占全部合同外资额的27.2%。境外投资发展稳定。全年新批境外投资项目38个,中方投资额5001万美元。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存贷款规模继续扩大。2007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937.5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6.3%。其中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934.14亿元,增长7.8%。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比为83.4%,比上年末提高4.6个百分点。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615.9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3.0%。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2977.99亿元,现金支出13076.43亿元,收支相抵现金净投放98.44亿元。 保险业经济补偿功能得到较好发挥。年末全市有各类保险机构(含分支机构)24家,全年保费总收入39.33亿元,比上年增长26.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6.87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22.4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2.9%和12.4%。全年保险机构共支付各类赔款10.22亿元,比上年增长31.7%。其中财产险赔款9.22亿元,比上年增长36.0%;人身险赔款1.00亿元,比上年增长7.2%。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果。2007年,全市科技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33.32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9.1%。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建设稳步推进,中国科学院台州应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心正式落户。目前,全市已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4家,省级研发中心77家,省级区域创新服务中心14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32家,其中国家级61家。国家火炬计划项目211项,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75项。全年申请专利6278件,专利授权4589件,其中发明82件,分别比上年增长11.6%、36.4%和43.9%。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649项,技术交易额3.62亿元。 品牌建设和质量提升工作持续推进。2007年末,我市共有驰名商标42件,其中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的驰名商标共有8件。国家电机及机械零部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台州挂牌成立,是首个落户台州的国家级质检中心。新增中国名牌产品5个,总数达19个;新增浙江名牌产品28个,总数达152个;新增国家免检产品20个,总数达72个。全市工业产品质量指数为96.1%,产品省级监督抽查合格率为89.2%,分别比上年提高2.0和2.3个百分点。 各项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台州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获优秀等级,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实现“筹转正”。市直白云学校一期工程落成并如期开学。全市有幼儿园1251所,在园幼儿20.58万人,普通小学678所,在校生40.62万人,初中在校生19.51万人,全市高中段在校生(含技工学校)16.55万人,初升高比例达到97.86%,特殊教育招生(含普通学校随班就读)266人,在校生2056人。全市全日制普通高校招生8627人,在校生24307人,成人高校在校学生19359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3%,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教育服务经济建设的能力不断增强,建成省级及以上中等职业学校实训基地12个,其中国家级4个。全市已建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40所,解决了10.2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市档案馆主体工程建成,市图书馆、市青少年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建设进展顺利。相继成立台州市民乐团、台州少儿艺术团、台州市合唱团等群众艺术团体。2007年共创建1家文化先进县,4家东海文化明珠乡镇,7家省级文化示范村,3家省级示范社区。年末全市有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9个,公共图书馆9个,自办广播节目10套,自办电视节目10套。年末全市拥有有线电视用户124.68万户,数字电视用户15960户。全年广播节目播出时间69982小时,电视节目播出时间54397小时。广播和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均为99.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