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3-5 200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扎实开展“两年”工作,大力推进创业创新,全市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社会繁荣进步,民生持续改善,“两个社会”建设取得新的成绩。 一、综合 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发展。据初步核算,2007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722.8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6.45亿元,增长2.1%;第二产业增加值927.98亿元,增长16.1%;第三产业增加值678.46亿元,增长14.6%;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由上年的7.2:53.5:39.3调整为6.7:53.9:39.4。全市人均生产总值为30385元,比上年增长13.5%,突破4000美元大关,达4162美元。 2007年,市区实现生产总值637.4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4%。市区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2251元,比上年增长12.4%。 二、农业 2007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6.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5%。其中,农业产值77.81亿元,增长2.6%;林业产值3.63亿元,增长3.3%;牧业产值23.32亿元,增长3.4%;渔业产值109.60亿元,增长2.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80亿元,增长2.5%。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80.16千公顷,比上年下降1.0%。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63.08千公顷,比上年下降1.7%;全年粮食总产量达84.18万吨,比上年下降5.9%,每公顷单产为5162公斤。全市非粮作物播种面积117.08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1%。粮食作物与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为58.2:41.8。全年蔬菜产量188.40万吨,比上年增长2.5%;水果产量115.69万吨,增长4.5%,其中柑桔产量39.09万吨,增长7.0%,杨梅产量10.82万吨,增长26.8%。 农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933家。农产品“358绿色行动”取得明显成效,全市共认证有机食品58个,绿色食品150个,国家无公害农产品274个,浙江省无公害产品农产品产(基)地289个。 林业建设稳步推进。2007年,全市完成造林更新面积1681公顷,当年新增封山育林面积2379公顷。全市有林地面积535.78千公顷,森林覆盖率为62.2%。全市全年共建成市级绿化示范村31个、省级绿化示范村19个,温岭市被评为省级绿化模范城市。 渔业生产基本稳定。全年水产品产量137.56万吨,比上年增长1.5%,其中海洋捕捞产量98.61万吨,比上年增长3.5%;海水养殖产量34.95万吨,比上年下降4.1%。 农村生产条件得到有效改善。2007年,全市完成河道清淤560公里,其中市区完成396公里。完成清水河道建设313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354公顷,新增农业节水灌溉面积3.33千公顷。全年完成滩涂围垦面积2.62千公顷,年末在建滩涂围垦面积17.69千公顷。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47.37万千瓦,全年农村用电量57.28亿千瓦时。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07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840.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0%。全市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数已达5484家,比上年增加937家,完成工业总产值2792.94亿元,比上年增长27.9%。 工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改善。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200.85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其中利润总额114.89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工业经济效益综合得分(不含华能玉环电厂)225.5分,比上年提高5分。 工业重化趋势明显。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轻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46.12亿元,比上年增长22.5%,重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746.81亿元,增长31.4%,重工业增速快于轻工业8.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轻重工业总产值比例为37.5:62.5。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支撑作用显著,全市重点监测的“5+1”主导行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62.81亿元,比上年增长28.8%,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其中船舶制造业增势强劲,增幅达71.4%。全市工业总产值超亿元企业有522家,比上年增加93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738.37亿元,比上年增长28.8%;超10亿元企业30家,比上年增加8家。 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553.02亿元,比上年增长34.0%。新产品产值率为19.8%,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受国家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工业产品出口增速放缓。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货值902.52亿元,比上年增长24.8%,慢于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增速3.1个百分点。 企业上市步伐加快。三变科技、银轮股份、利欧股份3家企业顺利上市,苏泊尔、中捷股份2家企业完成再融资。我市累计已有上市公司11家,其中中小企业板7家,累计融资总额达到50.60亿元。 建筑业平稳增长。全市实现建筑业增加值87.7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4%。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27.64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增幅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全年完成工业性投资460.91亿元,比上年增长23.1%。全部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24.35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其中农村投资增长较快,依然是投资中的亮点,完成投资218.35亿元,比上年增长26.7%。全部限额以上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完成投资154.60亿元,比上年下降22.3%,非国有单位完成投资469.75亿元,增长37.5%。 重点工程建设保持良好势头。台州供水二期引水工程、黄岩机场跑道盖被工程、市区白云山隧道等项目建成,台金高速西段、台电五期等项目基本完工,华能玉环电厂二期、甬台温铁路台州段、台州三山北涂、三门核电一期、诸永高速台州段、台金高速公路东延段以及一批输变电工程项目进展顺利。 受宏观调控影响,房地产投资出现下降。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95.73亿元,比上年下降5.7%,但降幅比上年缩小6.9个百分点,其中商品房建设投资额59.36亿元,比上年下降10.3%;房屋施工面积1286.1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9%,房屋竣工面积231.8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2.7%。房地产市场销售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商品房销售额143.52亿元,比上年增长16.9%,销售面积281.33万平方米,增长8.3%。 五、交通和邮电业 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696.19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7.8%,旅客周转量为100.17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4.1%。台州港“一港六区”开发建设大力推进,全年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3507万吨,比上年增长15.9%。其中外贸吞吐量360万吨,增长97.0%。特别是大麦屿港区由于华能玉环电厂的投产,港口吞吐量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079.24万吨,比上年增长1.6倍。民航完成旅客吞吐量36.76万人,比上年增长35.5%,货邮吞吐量2780吨,增长38.1%。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含村道)10200公里,比上年增加1113公里,其中等级公路9691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95.0%;高速公路188公里。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达31.59万辆,比上年净增5.53万辆,其中私人汽车25.6万辆,比上年增加4.8万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