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表6 2007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 单位:亿元 指 标年末数比年初增减额 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61.71110.22 #城乡居民储蓄220.58 15.68 企业存款214.30 55.51 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84.35111.10 #短期贷款263.60 57.97 中长期贷款219.34 55.09 #工业贷款120.72 42.16 建筑业贷款 23.91 2.96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贷款 76.99 18.56 批发和零售业贷款 46.00 -2.86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贷款 41.95 10.00 个人贷款105.05 47.14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1.44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财产保险费收入4.93亿元,增长18.8%;人身保险费收入6.51亿元,增长9.9%。保险公司赔款支出2.16亿元;给付支出1.52亿元。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共449项,其中国家级15项,省级139项,市级95项,有2项被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全年获省市级政府奖励的科技成果32项,其中省级奖2项。全年申请专利318件,授权191件。 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由省编办正式批复成立,全年培训人才2939人次,检验检测8136批次,开展咨询服务1745次,服务收入达到3740.6万元。年末普陀海洋高科技园区入驻企业130家,建设各类研发服务机构60个、渔农业科技型企业18家,培育渔农民合作经济组织38个。 全年新增中国名牌产品2个,浙江名牌产品8个。年末全市有国家免检产品3个;中国名牌产品4个,其中水产品名牌1个;省级名牌产品43个,其中水产品名牌28个。 年末有普通高等院校3所,全年招生7172人,毕业生3475人,在校学生20809人;成人高校1所,全年招生1237人,毕业生628人,在校学生2725人;普通中学54所,招生13362人,在校学生43336人;中等职业学校5所,全年招生3463人,毕业生4957人,在校学生11083人;普通小学68所,在校学生48743人;幼儿园132所,在园幼儿21691人。全市有8844名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各类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全市3-5周岁幼儿入园率为96.1%,初中升高中段比例为97.3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9.47%。年内撤并小学7所,初中2所,新增普通高中1所。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有文化艺术表演团体3个,艺术表演场所2处,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4个,文化站43个,公共图书馆4个,藏书56.47万册。年末全市有线电视用户数22.92万户,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9.4%。 年末全市有医疗卫生机构407个(不包括村卫生室),其中医院、卫生院76个。医院、卫生院床位3683张,每万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38.1张。卫生技术人员5396人,其中执业医师2406人,注册护士1721人;每万人拥有执业医师24.9人,注册护士17.8人。全市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40个,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91.1%。全年传染病发病率每10万人为330.70人。 全年全市共举办综合性体育运动会1次,单项比赛24次,全民健身运动会158次,全民健身运动参加人数57万人次。年末全民健身路径共199条。我市运动员参加省运动会共夺得金牌4枚、银牌9枚、铜牌14枚。 十、人口就业、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96.6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1万人。其中男性人口48.45万人,女性48.2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6783人,死亡人口657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21‰。迁入人口1.95万人,迁出人口1.86万人,人口机械增长率为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03.5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为61.46%。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7236个,有4637名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9%。新增渔农民转移就业培训10906人,有11948名渔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了就业。年末渔农村实有劳动力38.20万人,比上年增加1.29万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11.57万人,减少1.07万人;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26.63万人,增加2.36万人,占全部渔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为69.7%,比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56元,比上年增长13.3%,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8.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2978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人均食品消费支出4647元,增长13.4%。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5.8%。全年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725元,比上年增长16.7%,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2.0%。其中,渔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047元,增长14.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584元,增长18.1%。渔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388元,比上年增长19.2%。渔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8.8%,比上年下降2.4个百分点。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9.81平方米,渔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6.28平方米。
年末全市参加养老保险人数22.84万人,医疗保险人数22.75万人,失业保险人数12.62万人,工伤保险人数15.14万人,生育保险人数10.56万人。全市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人数9.07万人,有3.58万人领取基本生活保障金。年末新型渔农村合作医疗实际参加人数51.63万人,参加率89.1%。 年末全市有敬老院35所,社会福利院8所,总床位2594张。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100%,渔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到95.6%。年末有12963人纳入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其中城镇低保对象2399人,渔农村低保对象10564人。城镇低保标准提高到250元/人·月(普陀山镇300元/人·月),渔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150元/人·月(嵊泗县170元/人·月)。渔农村60岁以上老人 “以奖代保”金发放额度提高到38元/人·月。全年共发放城乡低保对象物价补贴263.9万元。 全年全市经济适用住房完成投资4028万元,竣工面积7005平方米。年末享受廉租住房家庭353户,其中本年新增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68户。 十一、城市建设和新渔农村建设 年末全市城市建成区面积58.13平方公里,实有城市道路面积483万平方米,排水管道长度636公里。全年城区供水总量4947万立方米。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2.6万吨,管道煤气供气总量931万立方米。年末实有公共汽车运营车辆569辆,运营线路网长度247公里。全年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为61.5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3.61%。 全年市、县(区)、乡镇三级财政投入新渔农村建设资金11.71亿元,比上年增长32.9%。全市首批37个渔农村小康社区通过了考核验收。全年完成示范整治村63个,其中示范村15个;完成渔农村危房改造587户,新建乡镇垃圾中转站4个,渔农村垃圾集中处理乡镇16个;完成清水河道建设135公里,新增渔农村安全饮用水受益人口12.41万人;完成渔农村道路建设56.6公里,治理畜禽规模养殖场21个。年末村级连锁便利店覆盖率81%,等级公路通村率100%,客运班车通村率89.6%,渔农民健康体检率76.2%,计划生育率98.3%。渔农村改水受益率达到96.4%,其中自来水受益率78.0%,渔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6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