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07 衢州市统计局

全市现有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5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41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55家。全市拥有县及县以上独立研究开发机构11个,企业技术开发机构89个。全年获得省以上科技进步奖10项,市级科技进步奖40项。专利申请受理1135项,专利申请授权574项。

年末拥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66家,法定计量技术机构6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56484台(件),其中:贸易结算用计量器具48828 件,安全防护用计量器具6129件。全年检验特种设备5661台(件),其中:电梯1060台,压力容器1958台。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5个,其中专业2个;公共图书馆7个,面积11193平方米,藏书量99万册;博物馆3个,面积18350平方米。年末全市有县以上广播电台6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6.20%。全市有电视台7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6.87%。全市年放映电影27898场,观众人次380.8万人,城市影院票房收入614.76万元。全市日均发行《衢州日报》6.02 万份,《衢州晚报》7.10万份。全市共有综合档案馆7个,面积16069.1平方米。全市馆藏档案全宗1030个,共计51.36万卷、53533件。全年查阅档案、资料9002人次,24874卷(件)次。

年末全市共有医院、卫生院152家,病床床位6707张,其中等级医院29家,等级医院床位4453张。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共5814人,注册护士3862人。全市共有疾病控制中心6个,卫生技术人员210人。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500.04/十万,全市农村自来水受益率58.35%,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79.91%。全市有妇幼保健院(所、站)7   所,农村乡(镇)共有卫生院112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 180.28万人,参保率92.5%。

全年举办市、县运动会84次,参加人次7万人。在全国及全省各类体育比赛中,全市共获金牌59枚、银牌58枚、铜牌62枚。当年新增健身路径69条。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市年末户籍人口248.85万人,其中,男性人口128.90万人,女性人口119.95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1.8%和48.2%。全年出生人口2.47万人,出生率为9.9‰;死亡人口1.61万人,死亡率为6.5‰;全年净增人口0.86万人,自然增长率为3.4‰。根据全市5‰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推算,全市常住人口为222.9万,城市人口占40.99%。

市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69元,比上年增长10.3%;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843元,比上年增长12.7%。

市区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1.3%,比上年上升3.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1.7%,上升1.8个百分点。市区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7.46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53.24平方米。

表3    2008年城乡居民每百户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单位 市区城市居民 全市农村居民

洗衣机 台  90.00 19.21

电冰箱 台 95.33 53.68

空调器 台 144.67 15.08

摩托车 辆 35.33 28.94

家用汽车 辆 6.00 1.80

彩色电视机 台 150.67 119.64

固定电话 部 82.67 93.62

移动电话 部 160.67 134.35

家用电脑 台 67.33 8.15

全市参加养老保险人数为34.26万人,其中企业参保人数为29.7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15.99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29.42万人。参加工伤、生育保险的职工分别为27.07和14.68万人;年末享受失业保险职工人数为2520人。

全市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91个,拥有床位9718张,年末在院人数5485人。农村五保人员集中供养率92.73%,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99.37%。年末全市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已保人数分别为4635人和5.02万人。

十二、资源、环境和社会公共安全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0.6%,万元GDP耗电1470.8千瓦时,降低3.9%。

全市关停淘汰110家(条)小化工、小造纸、小制革、小砖瓦、小水泥等企业,新增化学需氧量削减量1200吨、二氧化硫2300吨。新增污水处理能力7.05万吨/天,21家工业企业完成限期治理和新建污水处理设施。全市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执行率100%。工业危险废物无害化利用处置率65%、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60%以上。规模化畜禽养殖粪尿综合利用率92.87%,县市交界断面和市出境水水质达标率100%,全市5个县级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全部达到二级标准,市区全年空气污染指数小于100的天数356天,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2008年,衢州市获得“国家园林城市”荣誉称号。全市有12个乡镇获得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命名,5个乡镇获得省级生态乡镇称号。创建省级绿色企业3家,省级绿色饭店1家,省级绿色家庭15户,省级绿色学校22所,省级生态环境教育示范基地1个。全市共投入4.1亿元,完成278个整治村、90个提升村以道路硬化、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为主要内容的整治。累计建成生态公益林241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70.9%,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85.5平方公里、清水河道建设155.6公里。全市共完成绿色通道工程107公里,边坡复绿工程26950平方米,废弃矿山生态环境累计治理率85.5%。全市新增绿色食品25个,无公害农产品35个;新增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9个,累计建成无公害农产品基地77万亩以上。

全年自然灾害受灾人口205.53万人,无因灾死亡人口,因灾伤病人口308人,倒塌房屋2053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20.52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18.81千公顷。因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54.65亿元,其中农业经济直接损失26.39亿元。

据调查,全市群众安全感综合安全率为94%,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全年全市共发生各类事故1205起,死亡320人,受伤1079人,直接经济损失1094万元,分别比上年下降2%、5%、2%和6%。其中,交通事故1092起、死亡283人、直接经济损失479万元,分别下降了2%、7%和0.8%;火灾事故79起、死亡1人、直接经济损失166万元,分别下降15%、80%和21%。

十三、城市建设

年末全市城区面积799.95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94.92平方公里,城区人口64.43万人(常住人口)。全年新增道路面积115万平方米。城市客运车辆966辆,全年客运量9611万人次;年末拥有出租车732辆。全市日供水能力121.49万立方米(含企业自备水),全年供水总量15788.42万立方米。全市用气人口62.87万人,其中:液化气用气人口54.48万人,人工煤气用气人口3.72万人,天然气用气人口4.67万人,燃气普及率88%(按城区人口计算)。全市现有污水处理厂7座(含企业),日处理能力18.6万立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率为61.03%。生活垃圾处理率为99.4%。全年新增园林绿地面积203公顷,建成区绿地率37.3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55平方米(城区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