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3年,全市人民在中共衢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中央和省的各项方针政策,进一步实施工业立市、借力发展两大战略,克服非典疫情、高温干旱、电力能源紧张等困难,顺利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经济总量迈上新的台阶;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和调整;各项改革不断深化,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城乡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33.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6%,增速比上年加快1.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29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10.65亿元,增长19.6%;第三产业增加值83.47亿元,增长13.4%。第一、二、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8.7:45.5:35.8变为16.8:47.4:35.8。全市人均生产总值9550元,首次超过1000美元(1150美元),比上年增长14.3%,标志着我市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重要阶段。 二、农业 农业生产在结构调整中平稳发展。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9.49亿元,比上年增长9.9%。 种植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继续调减,药材、花卉、苗木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继续增加。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21.23千公顷,总产量65.52万吨,分别比上年下降11.7%和12.0%。果用瓜播种面积1.75千公顷,增长14.0%;药材播种面积0.72千公顷,增长35.8%;花卉苗木种植面积2.77千公顷,增长1.26倍;食用菌产量6.99万吨,增长38.4%;水果总产量69.78万吨,增长13.1%,其中柑桔产量63.59万吨,增长13.1%。油料、棉花生产下降,全年油料播种面积25.67千公顷,产量3.5万吨,分别比上年下降8.9%和1.6%;棉花播种面积1.1千公顷,产量0.14万吨,分别比上年下降10.8%和14.8%。粮经比例由上年的34.4:65.6调整到29.6:70.4。 林业生产朝着生态公益林、经济林方向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001公顷,幼林抚育实际面积6760公顷;封山育林面积38976公顷,其中本年新封面积1718公顷。森林覆盖率70.9%。 畜牧业、渔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16.69万吨,比上年增长12.4%;禽蛋产量2.53万吨,增长1.2%;牛奶产量0.25万吨,增长19.3%;蜂皇浆产量33.1吨,增长11.4%。全年水产品产量2.86万吨,增长13.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87.61亿元,比上年增长20.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53.84亿元,增长26.5%。产销率达到98.01%,比上年提高0.44个百分点。 主要行业快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中,化工行业产值比上年增长18.7%,机械行业产值增长37.6%,建材行业产值比上年增长35.6%。分产品看,化学农药产量增长60.0%,气体压缩机产量增长74.7%,水泥产量增长19.4%,变压器产量增长44.8%,人造板产量增长85.3%,轻革产量增长46.3%。能源工业生产受干旱缺水影响有所下降,全年发电量28.1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6.4%。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列入省考核的十一项经济效益指数综合得分185.22分,比上年提高20.84分。全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税18.25亿元,增长31.1%,其中利润8.92亿元,增长58.2%。 建筑业快速发展。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3.04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全市四级及以上建筑施工企业施工面积68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31.6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359.9万平方米,增加80.4万平方米。实现利润1.19亿元,增长17.8%。工程中实行投标承包的房屋面积645.14万平方米,投标承包面达94.4%。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0.4亿元,比上年增长45.8%。其中,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40.1亿元,增长51.7%。 投资结构继续改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投资4.1亿元、64.9亿元、91.4亿元,与上年相比,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23.8%、90.1%、26.0%,所占比重分别为2.6%、40.4%和57.0%。 园区建设成效显著,工业项目投资规模扩大。全市园区建设项目投资38.51亿元,比上年增长167.1%,其中特色工业园区投资21.39亿元,增长202.9%;综合园区投资10.89亿元,增长125.4%。全市完成工业投资额63.07亿元,增长92.9%,其中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484个,完成投资额52.76亿元,增长111.7%。 基础设施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市基础设施投资41.99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投资16.21亿元,比上年增长66.5%;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投资5.99亿元,增长21.7%;教育设施投资4.29亿元,增长21.7%。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全市安排重点建设项目110项,完成投资52.9亿元,比上年增长27.8%。已竣工项目29个。铜山源和乌引灌区续建配套2002年度工程、杭金衢高速衢州—窑上段、220千伏龙游石窟输变电工程、衢州一中迁建工程项目等重点工程如期完成。 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快速增长。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达35.53亿元,比上年增长34.8%。开发施工面积377.91万平方米,增长25.7%;竣工面积164.51万方米,增长28.0%;销售面积149.32万平方米,增长33.4%,其中商品住宅销售121.51万平方米,增长11.7%。在商品房销售中,个人购房比重达99.2%,比上年提高个1.9百分点。 五、国内贸易和市场价格 消费品市场销售稳定增长。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05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40.23亿元,增长13.7%;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50.82亿元,增长11.4%。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75.10亿元,增长11.4%;餐饮业零售额11.91亿元,增长23.6%;其他行业零售额4.04亿元,下降10.5%。 商品交易市场成交活跃。全市年末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159个,实现成交额144.20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其中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16个。 市场价格有所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8%,其中:食品类上涨1.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1.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2.1%。 六、对外经济 进出口增长加快。全年进出口总额达2.2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8.7%。其中出口总额1.70亿美元,增长42.7%;进口总额0.59亿美元,增长69.3%。全市共有出口实绩的企业123家,增长32家。全市出口超百万美元的企业41家,出口额1.46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85.9%。主要商品出口中,农副产品及加工品出口3739.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4.2%,化工医药产品出口2902.2万美元,增长88.2%,纺织品、服装、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新兴市场开拓力度加大。全市出口国家(地区)108个,比上年增加5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