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07 嘉兴市统计局

五、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销售稳中趋旺。2004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5.34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同比加快2.6个百分点。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19.51亿元,增长20.4%;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05.83亿元,增长4.6%。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275.39亿元,增长13.1%,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3.32亿元,增长27.1%。个体、私营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全市个体、私营经济零售额分别为162.5亿元和66.2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和22.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70.3%。

各类商品市场成交活跃。2004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323个,全年实现商品交易额510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37个,比上年增加6个;超10亿元市场8个。

市场物价基本保持稳定。2004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3%。从分类情况看,食品、烟酒及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等四个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上涨,食品类价格上涨11.1%,其中粮食价格上涨46.8%,是影响物价水平上涨的主要因素;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2.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4.4%;居住类价格上涨5.4%。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四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下降,分别比上年下降6.6%、0.5%、7.6%、4.5%。

生产领域价格继续上升。全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比上年上涨17.3%,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6.8%。

房地产价格上涨较快,从市区房地产价格变动情况看,全年各类房屋销售价格水平比上年上升22.3%,其中,商品房价格水平上升23.5%;私房(二手房)销售价格水平上升18.9%;全年房屋租赁价格水平上升5.7%。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对外贸易实现快速增长。2004年,全市继续推进招商引资年活动,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全年进出口总值达79.2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8%。其中出口总值51.0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1.2%;进口总值28.19亿美元,增长34.5%。经济外向度进一步提高,外贸依存度已达62.4%,出口依存度达40.2%。全市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服装类产品等占居主导地位,机电产品出口12.66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24.6%;增长57.8%,增幅比上年提高12.2个百分点,服装类产品出口17.31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33.9%,增长12.6%。

利用外资保持稳定增长。2004年,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574家,比上年减少61家;合同利用外资25.8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0%;实际利用外资10.22亿美元,增长28.0%。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走出去”发展战略取得成效。全年新办境外企业31家,投资总额669.70万美元,全社会外派劳务766人次。

旅游业全面兴旺。2004年,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150.8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6.67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4.6%和33.5%。其中,接待外国、港澳台和华侨游客34.01万人次,增长79.7%,旅游外汇收入10186.6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3.0%;接待国内游客1116.8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3.4%,国内旅游收入78.20亿元,比上年增长30.3%。

七、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综合能力继续提高。全年运输仓储邮电业完成增加值42.62亿元,比上年增长8.7%。全年各种运输方式(不包括铁路,下同)完成货物周转量75.16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8.4%。其中,公路15.16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9.9%;全年旅客周转量39.90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7.6%。全年嘉兴港货物吞吐总量1349.11万吨,比上年增长2.0%,其中,外贸货物呑吐量204.17万吨,比上年增长2.1%。

邮电通信业快速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4.07亿元,比上年增长28.6%。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95亿元,增长6.6%;电信业务总量32.12亿元,增长30.1%。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增至147.95万户,比上年末增长37.5%。其中,当年新增固定电话用户23.11万门,年末住宅电话用户达88.90万户,比上年增长4.3%;年末全市移动电话用户199.41万户,比上年末增长34.1%。电话普及率由上年末的77.0部/百人提高至104.0部/百人。互联网络用户达到34.06万户,比上年末增长37.1%,其中注册用户19.77万户。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5.58亿元(按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前口径计算为113.6亿元),同口径增长24.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7.87亿元(按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前口径计算为54.9亿元),同口径增长35.1%。企业所得税和营业税分别比上年增长47.5%和38.1%。

金融业服务功能进一步强化和完善。2004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人民币,下同)1166.04亿元,比年初增加138.24亿元,比上年多增138.09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32.11亿元,比年初增加90.68亿元,比上年多增加90.61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877.36亿元,比年初增加120.4亿元,比上年多增加119.53亿元。全年金融机构现金净投放99.56亿元,比上年增加25.52亿元。

2004年,全市新增股份有限公司8家,其中4家进入上市辅导期,全市正式上市企业累计达6家。

保险业快速发展。2004年全市承保风险金额2626.46亿元,增长22.8%,保费收入24.77亿元,增长9.8%。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7.35亿元,增长33.2%;人寿险保费收入17.42亿元,增长2.2%。全年赔付额5.20亿元,增长42.5%。其中,财产险赔款金额3.92亿元,人寿险赔付金额1.28亿元,分别增31.1%、93.9%。全年人寿险满期返还与给付额为0.66亿元,比上年下降56.9%。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均衡协调发展。2004年,全市拥有各类学校(含幼儿园)987所,在校生64.2万人,其中,高等教育学校9所,在校生3.2万余人,普通高中39所,在校生6.45万人,初级中学125所,在校生13.7万人,小学456所,在校学生27.55万人。全市义务教育各项主要指标继续保持全省前列,初中和小学入学率分别达99.97%和99.99%。初中、小学学生巩固率分别为99.94%和100%。初升高比率达92.73%,比上年提高2.55个百分点。高等教育发展较快。2004年,全市普通高校招生6742人,毕业班学生2950人,比上年增长68.6%。高等自学考试和成人教育发展较快。自考报考人数4.13万人,908人获得大专以上文凭。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毕业班学生6715人,比上年增长4.2倍;成人中等专业学历教育招收学生1478人,毕业班学生1067人。农村成人文化教育不断加强,各类文化技术培训37.43万多人次,相当于全市农村劳动力的25.7%。全市改、扩、新建外来人员子女学校23所,入学人数5.4万人。